《长春商报》情感专栏:梦里又一度,蝴蝶飞舞

标签:
80后诗歌长春商报社刊物杂谈 |
分类: 长春商报 |
世上有一种姻缘,惟等是爱,惟占是本。无数长风斜过,握住一缕在手心,不一定最美丽,不一定最温馨,却是最有情谊,最有心悸。缘去缘落,都始于我们生命深处的情之结,是恩是怨,都深在其中。谈起一段辛酸的与“三”有关的波折情感,我们不难想到徐志摩﹑张爱玲,更应该想到那个还会在记忆里翩跹起舞的美丽胡蝶,那个曾与阮玲玉同时叱咤上海滩电影界的传奇女人,想起那个女人与特务头子戴笠之间的鲜为人知的三年岁月。
胡蝶1908年出生在上海,父亲胡少贡是京奉铁路的职员。192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胡蝶报考了中华电影学校,从影后的胡蝶饰演过多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在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很快成为当时电影界一颗灿烂夺目的明星。
在二三十年代风雨飘摇的旧上海,她的名字是家喻户晓,是这个城市的骄傲。在先后主演的百余部影片中,她成功地饰演了中国不同阶层的各类女性形象,成为中国电影拓荒期和成长期的同步人和见证人。上海滩著名导演张石川夫人何秀君谈及胡蝶时说:“人极漂亮,上银幕是美人,不上银幕也是美人。”胡蝶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电影史上有着别人难以替代的特殊的地位。上海,造就了她的辉煌,记录了她的情校,也留下了一段她的糟粕爱情。
1944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位于重庆曾家岩的军统副局长戴笠的寓所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拜访者,戴笠在当时的重庆可以说是一位权倾朝野的人物。听到汇报后,戴笠命令侍从官将来人直接请进书房,几分钟之后,一位打扮入时,成熟高贵但却面容憔悴的女子走了进来,这位女子就是当时的电影皇后——胡蝶。胡蝶深夜拜访戴笠,目的是为了营救她深爱的丈夫——潘有声。
胡蝶离开戴公馆回到林芷茗家中后不久,潘有声便被军统局用车送了回来。潘有声是胡蝶的第二个男人,因为在“雪蝶解约案”中得到了其大力的帮助而相生爱慕,最后在胡珊的竭力撮合下而结婚。1944年春季的一天,潘有声被警察无端抓走了,一直下落不明。胡蝶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经好友杨虎的介绍找到了戴笠,并希望戴笠能出面帮她营救丈夫,并寻回被劫的三十箱财物。其实,戴笠对胡蝶的垂涎贺仰慕由来已久,那要从胡蝶纵横上海滩电影界时说起。
胡蝶三十年代初就在上海走红了。而那时戴笠刚到上海滩混饭吃,尽管有时吃饭都成问题,但只要有胡蝶演的电影他是每场必看,他是胡蝶的忠实粉丝。原本有着天壤之别的戴笠万万没有想到,随着香港被日本人占领,命运之神竟然悄悄地把胡蝶送到了他的身边。
上海失陷后,胡蝶就与潘有声带着女儿去了香港。香港沦陷后,胡蝶为了向梅艳芳先生学习不为日本人演出,从而拒绝了久田幸助的邀请,最后被迫潜回大陆。行前,胡蝶夫妇把三十个大箱的财物托付给了杨惠敏女士。可是没想到财物行驶到东江途中,被一伙强盗用快艇拦截抢走了。箱子里面有胡蝶数十年来十分珍贵的演出照片和资料,还有演出服装﹑金银首饰,那里几乎是她半辈子的心血,因此也给戴笠提供了乘虚而入,接近胡蝶的大好机会。
为了这些财产,她被迫别夫离子,与杀人不眨眼的军统头子戴笠度过了她一生为之耻辱的三年。
经过戴笠的明察暗访,终于知道抢劫胡蝶财物的是广东横行一时的江洋大盗王虎。可当他找到王虎的时候,王虎基本将其值钱的进口物品悉数变卖。戴笠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按胡蝶开列的失窃账单,派专人到国外购置。不久,胡蝶的意大利皮鞋、法国香水、德国的玻璃丝袜等等,统统如数归还到了胡蝶面前。胡蝶详细清点,发现许多物品比原来款式更好,价值更高。尽管许多照片、资料已无法找回,但能“追回”这么多珠宝、衣物,胡蝶已心满意足。通过这件事情,戴笠给她的恩惠,对她的一片情意,她已心领神会了。
一年来的逃亡生活,早已让胡蝶疲惫不堪,见到潘有声平安归来,胡蝶再也支持不住了,终于一病不起。胡蝶养病期间,戴笠经常来到林芷茗家中看望她。后来因为胡蝶在重庆居住条件差,就搬到了戴笠那里。因为胡蝶还有丈夫潘有声在身边,戴笠当然不便下手,所以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戴笠又封了潘有声一个专员的头衔,将他支到到云南去做生意。潘有声走后,胡蝶感受到了度日如年的孤独和失落。之后戴笠就对胡蝶发动了所谓的爱情攻势。而潘有声在抵达云南后,便发现自己落入了戴笠设下的圈套。
潘有声一走,戴笠就撕破脸皮,不顾胡蝶的百般哀求,毫不掩饰企图地占有了她。从此在戴笠的威逼利诱下,胡蝶完全成了一只笼中小鸟,度过了一生中最她觉得糟糕透顶的三年生活。后来万般无奈的潘有声,最后只得孤身回到上海,在亨利路他和胡蝶曾经的旧巢里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为了博得胡蝶的欢心,戴笠费尽了心机。戴笠把胡蝶的话看成是上帝的意志,千方百计也要予以满足。随后,戴笠又为胡蝶专门换了豪华的神仙洞公馆,为避人耳目,戴笠将胡蝶从公开的地方转移到这里。从此,戴笠常常来此与胡蝶幽会。随着胡蝶对戴笠感激、报答之情日深,两人也开始秘密同居。作为一代色魔,戴笠对胡蝶倾注了满腔的爱。自从得到胡蝶后,戴笠奇迹般地一改过去到处追逐女人、渔猎美色的行为,同时也解开了还在叶霞翟、余淑衡身上的袅袅情丝。也许,面对着美貌绝伦、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柔情万种又闻名遐迩的一代红星,戴笠确实心满意足了。这种满足感,不仅使戴笠在好色问题上勒马收缰,而且使戴笠因害怕失去胡蝶而在胡蝶面前变得循规蹈矩。或许,这是因为戴笠毕竟原来是鸡鸣狗盗之辈,出身低贱,内心深处养成一种难言的自卑感。如今,理想中的绝代佳人竟然奇迹般的投进了自己的怀抱,从而演出了一幕特工皇帝与电影皇后的风流史。
然而,倒霉的是曾经是抗日风云人物的杨惠敏,她成为戴笠和胡蝶风流美梦的牺牲品。1943年她被戴笠押至息烽监狱,1945年又转到重庆渣滓洞坐牢,直到戴笠死后,被毛人凤用飞机押送到南京,转镇江开释。开释后,又被她的未婚夫赵乐天遗弃了。
1944年圣诞节,戴笠在一天公开了与胡蝶的关系,并在重庆中美合作所举行盛大联欢晚宴。中美合作所的美方参谋长贝利乐上校回忆时说道:“当时我看到戴将军连喝黄酒160杯,仅仅稍带醉意,发表长篇讲话,亦不失言,奇事奇事!”
1946年,正在胡蝶与潘有声悲叹两人缘分已尽的时候,戴笠乘座的专机在从北京飞往南京的途中失事,正准备要与胡蝶结婚的戴笠突然死亡,这使得胡蝶终于结束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幽禁一样的生活,回到了潘有声的身边,从此两人离开了曾经给胡蝶带来无数光环的上海,蝶恋双飞,定居香港。
1959年,在亲友的鼓励下,已年过半百的胡蝶加盟邵氏公司,回到了阔别十年的电影界重铸辉煌。但是面对祖国朋友和故乡影迷的招唤,她却以身体不济,力不从心为借口一次次的推脱,与戴笠之间那段难于启齿的往事,是横亘在她与故乡之间一堵无形的墙,情感上的难堪使她迈不动回家的步伐。她害怕记者会问起这段封锁在她内心最深处的记忆,甚至于在她自己晚年所写的回忆录里,她也有意地回避了这段让她不堪回首的前尘往事。
晚年的胡蝶因为思念故乡而经常背诵于右任老先生的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1989年4月25日,翩舞人间近百年的胡蝶在温哥华因病与世长辞,这位中国第一位影后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胡蝶要飞走了!中国,衷心祝愿你繁荣昌盛!”
怀着忧虑的心情飞离了人世的胡蝶,并不知道,一个人在最无助的时候也不出卖自己的祖国,这种精神世界里最本质的爱国之情使人们早就理解并原谅了她。她逝世后,她为之魂牵梦萦的上海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胡蝶影艺纪念活动。1996年10月,在新落成的中国电影资料馆高层办公大楼2层楼内,沿着四壁环形地悬挂着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的大幅画像,她楚楚动人的笑容也在其中灿烂。
九泉之下的胡蝶若知这一切,一定会含笑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