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视春晚,应该和曲高和寡说晚安

(2011-02-12 11:25:22)
标签:

娱乐

赵大叔

西单

春晚

央视

当代诗人

长春商报编

《武林外传》

80后青春

分类: 长春商报

                          央视春晚,应该和曲高和寡说晚安

                                   撰文/董喜阳
  兔年春晚已如远逝的潮,随波流远,但却是余波未平一波又起。网友们狂轰滥炸,观众们拂袖而去,网上评论沸沸扬扬﹑堆积成山,使得兔年春晚在一片喜庆和热闹中浸透了凄凉和悲伤。

不知从何时起,观众对春晚的态度从大加赞誉发展到了差强人意,最后是毁誉参半,尽是抱怨。观众流露出的不满情绪,是近些年来春晚的“共同病症”。作为全世界收视率第一的饕餮盛宴,春晚栏目组可以说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但他们近年来已经很少能呈现出一张令国人满意的答卷。春晚光彩排就得六七次,遴选节目更是层层把关,最终确定的节目可谓是精品中的极品。但为什么这样的煞费苦心却换来了国人的不满呢?有人说是由于观众们的审美品位和娱乐趣味提高了,有人说是春晚的创新力度和探索能力不足,整体能力下降了,但凡事都是相对的,只有发展才是绝对的。

兔年央视春晚的导演们尽管使尽了浑身解数,但还是叫好的少,诟病的多。本次春晚收视率再创历史新高,但观众的满意度持续下滑的态势并没有所逆转。今年春晚笔者几乎从头看到尾,感觉真是不尽人意。看完近些年的春晚,倒是很令人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的那种效应,那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贫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人们还是津津乐道。有人会说一台晚会让10多亿人来品尝,难免众口难调。衰退的欲望必然催生审美疲惫,如同我们品尝一桌丰盛的筵席一样,有几人会对吃过的珍馐啧啧称赏?春晚这桌我们民族的精神视觉大宴年年吃,人们的胃口也越来越挑剔了,于是不满意的人也越来越多,满意度走低倒也正常。乍一听似乎理由充足,但细细咂摸观众的苛求和不满还是有道理的。

笔者认为只有旧问题的不断尖锐化才会衍生新的问题,那么都是些什么问题呢?

问题一是因为老面孔多,而且是层出不穷。两个如漆似胶的蜜月夫妻时间长了还有审美疲劳期呢,更何况一档娱乐节目?“骨灰级”央视春晚人物赵大叔就是很好的例子。近些天网上爆料赵本山带病彩排﹑下台后马上就医。这样的举动着实令人感动,但他搜肠刮肚憋出的小品台词,还是得到了那么多人喝的倒彩。就像是赵大叔“擅自添加”的小品台词一样:“拉到,我最不愿意看他了,年年出来,挺大了脸。”这样的自嘲竟然惹怒了春晚工作组,重播台词被删也许是因为赵本山说了实话,亦或是因为他和春晚的关系已经微妙化了。
   央视过多地依赖老面孔,不难排出力求稳妥的内涵。但这种稳妥恰恰从另一方面也变成了考验观众忍耐度的试金石。毕竟观众们的审美耐力和忍力是有限度的,这些老面孔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已经不能诠释他们的精神诉求了。本山大叔还算坚挺,其地位也逐渐由春晚的顶梁柱变成了救命稻草。不信可以问问周围的人,有几个人看春晚不是冲着本山大叔的小品去的?这一点其实本山大叔本人也心知肚明,今年的本山小品在重播时后面被删了的那节自我解嘲的台词便是铁证。

从83年算来,春晚已经走过了将近30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的鉴赏力水平和审美品位都在日益提高,因此观众对央视春晚这个最高级别的娱乐节目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显然得到视听的享受已经不是现在大众对春晚的第一需求,各类媒体中铺天盖地的娱乐节目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了大众的眼睛和耳朵了。春晚不能光依靠几个老人唱独角戏,创新和探索是关键。鸿海集团的掌门人郭台铭就富士康跳楼事件回答记者时说,他不得不承认时代的变迁下其管理模式所蕴含的价值观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了。过去的年代里,人们把物质需求放在首位,而如今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是首位。央视春晚不能再曲高和寡下去,应该考虑到大众的精神层次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化,大众以前所秉承的“真善美”的精神基础已被经济浪潮冲刷得岌岌可危,所以才有了人们后来的反对“假唱”的坚决。假唱的问题是解决了,但还远远不够。通俗一点说,除了听到真实的歌喉外,大众现阶段更期待在春晚中看到货真价实的生活,春晚俨然成了人们寻找共鸣的载体,成了每个人心中大舞台的镜像表达。这点在今年的春晚中也能找到佐证。摇滚王子汪峰2009年创作的歌曲《春天里》虽然在当时取得了音乐界的认可,但却没能被广为传唱,同样的一首歌,却在今年春晚因为草根演员的演绎而红遍了天。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不少人竟然是因为旭日阳刚而知道了还有个汪峰。如今网络化的快捷传播可以使人一夜成名,也可以一夜成为艺术里的“阶下囚”。

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主持团队口误和演员口误的问题。李咏竟把305说成了350,数学都没学好,央视的舞台还真好上;张泽群就连一二三都没数明白;董卿和林志玲的相互拆台;周杰伦和丁建中魔术表演过程中的穿帮镜头居然那么明显;西单女孩还没有开唱,吉他声就想起来了;赵大叔下台后大喊了一句“干啥呢”,当时麦克风还是开着的;韩红演唱的《众里寻你》时,歌词屏幕居然打错了;李小冉的口误和外国小朋友的抢话等。虽然有些主客观因素在里面,但他们也太考验观众们的宽容度了,低级错误一犯再犯,令人费解。

今年的春晚已经不是形式僵化以失娱乐性的简单问题,而是映射了一个认知的问题。我们认识到春晚的“本位”和它的自身意义。春晚不是单纯的娱乐节目,不是流俗的发笑,不是生活的恶搞,更不是远离群众的高高在上的艺术。春节我们需要的不是让我们一笑而过或者瞬间闪耀的快餐文化,而是需要能让我们发自肺腑去认同的盛宴。

综上所述,如果说今年春晚不受欢迎是因为老面孔的问题,那它也只是是表层原因,不能顺畅地完成大众的精神诉求并在大众心中产生共鸣则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当然了,草根演员组团亮相春晚,从这个变化中也我们可以看出春晚总导演的良苦用心。毕竟春晚是演给大众看的,迎合大众的需要才是春晚思变的大方向。但西单女孩的表演却也背上了广告植入的嫌疑,真是瑜不掩瑕。

我们都是平凡的群众,都需要平凡的生活,需要平凡的艺术形式来丰盈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都能在春晚中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人的影子,找到社会发展和精神诉求的合理定位,我们还会有抱怨和不满情绪吗?

央视春晚,应该和曲高和寡的表演艺术说晚安,这是央视导演组未来应有的姿态。

                                                                   2011-2-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