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齐风·甫田
(2022-09-09 08:51:49)诗序:《毛诗序》:“大夫刺襄公也,无礼义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诸侯,志大心劳,所以求者非其道也。”
齐风·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词句注释
齐风:齐国的诗歌。《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
甫田:大块的田,国君所有的农田,耕种需要民众出力。
无田(diàn):不要耕种。田,治理,耕治田地。
莠(yu):杂草;狗尾草。骄骄:犹“乔乔”,高耸貌。
远人:远方的人。
忉(do)忉:忧劳貌;一说失意惆怅的样子。
桀(jié)桀:高出貌;一说茂盛的样子。
怛(dá)怛:悲伤的样子。
婉、娈:年少而美好的样子。《毛传》:“婉娈,少好貌。”
总角:古代男孩将头发梳成两个髻。丱(uàn):形容总角翘起之状。
未几:不久。
突而:突然。弁(biàn):成人的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
大义指引→
序:甫田,大夫刺襄公也,无礼义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诸侯,志大心劳,所以求者非其道也。
疏【正义曰:甫田诗者,齐之大夫所作,以刺襄公也,所以刺之者,以襄公身无礼义,而求已有大功,不能自修其德,而求诸侯从已,有义而后功,立惟徳可以来人,今襄公无礼义无徳,诸侯必不从之,其志望大,徒使心劳,而公之所求者非其道也。大夫以公求非其道,故作诗以刺之,求大功与求诸侯一也,若诸侯从之,则大功克立,所从言之异耳,求大功者欲求爲霸主也,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中候霸免注云:霸犹把也,把天子之事,于时王室微弱,诸侯无主,齐是大国,故欲求之。郑以国语云:齐庄僖于是乎,小伯韦昭曰:小伯主诸侯盟防,襄即庄孙僖子,以父祖巳作盟防之长,可以爲霸业之基,又自以国大民众负恃强力,故欲求爲霸也,至其弟桓公即求而得之,是齐国可以爲霸,但襄公无德而不可求耳,上二章刺其求大功,卒章刺其不能脩德,皆言其所求非道之事,劳心忉忉是志大心劳。】
一章: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传:兴也,甫,大也。大田过度而无人,功终不能获。笺云:兴者,喩人君欲立功致治,必勤身脩德积小以成髙大。传:忉忉,忧劳也。言无德而求诸侯徒劳,其心忉忉耳。
疏【正义曰:上田谓垦耕,下田谓土地,以襄公所求非道,故设辞以戒之。言人治田无得田此大田,若大田过度力不充给,田必芜秽,维有莠草骄骄然,以喻公无霸德,思念逺人,若思彼远人徳不致物,人必不至,维劳其心忉忉然,言人之欲种田求谷,必准功治田,谷乃可获,喩人君欲立功致治,必勤身脩徳功乃可立,无德而求诸侯,徒劳其心也,责襄公之妄求诸侯也。】
严粲曰:比也【毛氏以为兴,今从朱氏。】言人无得耕治大田,耕大田而力不给,则莠草茂盛有骄傲之状矣,公无得思逺人,思逺人而不至,则劳心忉忉然忧劳矣。甫田非不可耕,逺人非不可致,今言无田无思者,葢言襄公求之者,非其道耳,若谓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则必不可得,徒劳其心也。非谓甫田不可田,逺人不可思也,思逺人谓求诸侯也。
朱熹《诗集传》:“比也。言无田甫田也,田甫田而力不给,则草盛矣;思远人而人不至,则心劳矣。以戒时人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二章: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传:怛怛,犹忉忉也。
三章: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传:婉娈,少好貌。总角,聚两髦也。丱,幼稺也。弁,冠也。笺云:人君内善,其身外脩,其德居无几何可以立功,犹是婉娈之童子,少自脩饰,丱然而稚见之,无几何突耳,加冠爲成人也。
疏【正义曰:言有童子婉然而少,娈然而好兮,縂聚其发以爲两角丱然兮,幼稚如此,与别未经几时而更见之,突然已加冠弁爲成人兮,言童子少自脩饰,未几时而即得成人,以喩人君能善身脩德,未几时而可以立功。今君不脩其德,欲求冇功,故刺之。传正义曰候人传曰:婉少貌,娈好貌,此幷训之,故言少好貌,内则云:男女未冠笄者总角衿缨冠,所以覆发未冠则总角,故知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爲两角也,丱兮与总角共文,故爲幼稚。】
易中按:“言总角之童,见之未久,而忽然戴弁以出者,非其躐等而强求之也。盖循其序而势有必至耳。此又以明小可大,迩之可远,能循其序而修之,则可以忽然而至其极,若躐等而欲速,则反有所不达也。”。子曰: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传:汾,水也。沮洳,其渐洳者。莫,菜也。笺云:言,我也。于彼汾水渐洳之中,我采其莫以为采,是俭以能勤。笺云:之子是子也,是子之徳羙无有度,言不可尺寸。传:路,车也。笺云:是子之徳羙信无度矣,虽然其采莫之事,则非公路之礼也,公路主君之軞车,庶子为之,晋赵盾为軞车之族是也。
疏【正义曰:由魏君俭以能勤,于彼汾水渐洳之中,我魏君亲往采其莫以为菜,是俭而能勤也,彼其采莫之子能勤俭如是,其羙信无限度矣,非尺寸可量也,羙虽无度,其采莫之事殊异于公路贱官尚不为之,君何故亲采莫乎?刺其不得礼也。公路与公行一也,以其主君路车谓之公路,主兵车之行列者则谓之公行,正是一官也。陆玑疏云:莫,茎大如着,赤节,节一叶,似柳叶,厚而长,有毛刺,今人缫以取茧绪。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为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谓之酸迷,冀州人谓之干绛,河汾之间谓之莫。】易中按:莫,名酸摸,省言之则曰莫。又名酸迷,本草“羊蹄”。马瑞辰曰:彼其之子,指君子。
严粲曰:魏君俭勤,于彼汾水沮洳下湿之处,采其莫菜以为蔬。此人之徳美信无限度矣,虽其徳美无限度,然采莫之事,特异乎公路之所为耳!言俭啬不似贵人也,公路之官犹不为此,况于君乎!公仪休为鲁相,犹拔其葵(易中按:去其织),今魏以国君采莫,逼下甚矣!(易中按:言魏君俭啬失礼义,况与民争利实不义也,故刺之。)
二章: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笺云:采桑,亲蚕事也。传:万人为英。传:公行,从公之行也。笺云: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
疏【传正义曰:礼运注云,英俊选之尤者,则英是贤才絶异之称,此传及尹文,子皆万人为英,大戴礼辨名记云:千人为英,异人之说殊也。】
马瑞辰曰:“羙无度”、“美如玉”皆以器物为喻,不得谓英独指人言,英当读如琼英之英,如英犹如玉,变文以协韵耳。英通作瑛。瑛,玉光也。或读英如“颜如舜英”之英,义亦可通。
易中按:“采桑,亲蚕事也”:据陆蔬云莫缫以取茧绪,则采莫为亲缫事。陆佃埤雅引此诗而释之曰:言其君俭以能勤,始于侵缫事而采莫,终于侵蚕事而采桑。
三章: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传:藚,水舄也。传:公族,公属。笺云: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
疏【正义曰:释草云,藚,牛唇。李巡曰,别二名。郭璞引毛诗传曰,水蕮也,如续断,寸寸有节,拔之可复。陆玑疏云今泽蕮也,其叶如车前草大,其味亦相似,徐州广陵人食之。】
易中按:解读《魏风·汾沮洳》时,若把鲁国国相公仪休拔葵去织的典故了解一下,则更能进一步理解《汾沮洳》的诗旨。
诗缉卷九
宋 严粲 撰
齐 国风
甫田大夫刺襄公也无礼义而求大功不修徳而求诸侯志大心劳所以求者非其道也【曰齐襄公诗庄王时】
礼义非为求功修徳非为求诸侯后序为襄公言之耳
无田甫田【上田音佃下田如字传曰甫大也疏曰无田之田垦耕也甫田之田土地也】维莠骄骄【莠音酉曰莠草似苗也解见大田朱氏曰骄骄茂盛也今曰骄骄桀桀皆言人力不足芟夷不及见其蔓延长茂无如之何如有骄纵桀傲之状】无思逺人【补传曰逺人诸侯也】劳心忉忉【音刀传曰忉忉忧劳也】
比也【毛氏以为兴今从朱氏】言人无得耕治大田耕大田而力不给则莠草茂盛有骄傲之状矣公无得思逺人思逺人而不至则劳心忉忉然忧劳矣甫田非不可耕逺人非不可致今言无田无思者葢言襄公求之者非其道耳若谓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则必不可得徒劳其心也非谓甫田不可田逺人不可思也思逺人谓求诸侯也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音讦传曰桀桀犹骄骄也】无思逺人劳心怛怛【旦末反传曰怛怛犹忉忉也】
婉兮娈兮【传曰婉娈少好貌】总角丱兮【丱音惯传曰总角聚两髦也丱幼穉也疏曰内则云男女未冠笄者总角衿缨其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衿琴之去衿犹结也朱氏曰丱总角貌今曰言两角如丱字之形】未几见兮【几上声】突而弁兮【突屯之入从韵释文曰凡卒相见谓之突钱氏曰忽见也传曰弁冠也笺曰加冠谓成人也疏曰周礼掌冠冕者其职谓之弁师则弁者冠之大号】
有童子婉娈然少好总聚其髪以为两角如丱字之形未及几次见之突然已加冠弁犹襄公躐等而躁求也阙党童子将命孔子曰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甫田三章章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