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卫风·河广

(2022-07-01 11:58:44)

诗经·卫风·河广

诗序:《毛诗序》说:“《河广》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因为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是诗之作。

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词句注释

卫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河:黄河。

苇:用芦苇编的筏子。一说即苇叶。杭:通“航”。

跂(q):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一说我。

曾:乃,竟。刀:通“舠(do)”,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崇朝(zho):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大义指引

序: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笺:宋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生防公而出,防公即位,夫人思宋,义不可往,故作诗以自止。

疏【正义曰:作河广诗者,宋防公母,本为夫所出而归于卫,及防公即位,思欲向宋而不能止,以义不可往,故作河广之诗以自止也。序言所思之意,经二章皆言义不得往之事。笺正义曰:左传云公子顽烝于宣姜生文公及宋桓夫人,故知文公之妹,防公桓公之子,故知防公之母,今定本无防公之母四字然,子无出母之道,故知当桓公之时,生防公而出,今系之防公言母归者,明思而不止当防公时,故云防公即位,夫人思宋也,所以义不得往者,以夫人为先君所出,其子承父之重,与祖为一体,母出与庙絶,不可以私反,故义不得也。】

易中按:《鄘风》有《载驰》,是“许穆夫人作”,“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而后有齐桓公救卫而立卫文公之事;《卫风》有此《河广》一诗,而后有宋桓公救卫而立戴公之事,恐非巧合。

周惠王十七年,狄人伐卫,“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伍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此时宋恒公夫妇的婚姻出现危机,世子兹甫的母亲被逐,回到卫国,她的儿子当了国君之后,想回到宋国,已是不可能了,故有此诗。

易中又按:卫庄公、夷姜、卫宣公、宣姜、公子顽、卫惠公、卫懿公骄奢淫逸,败坏卫国,而宋桓公夫人、许穆夫人二女子却能“思救卫国”不辞辛苦,这是卫国仅存的先王后妃之化也!

《芄兰》“刺惠公骄而无礼”《河广》“宋襄公母思宋而守礼”。维系社会秩序进而推进人类走向文明的“礼”成为贯穿于《诗经》主线。

一章: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传:渡也笺云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笺云我也谁谓宋国逺与我跂足则可以望见之亦喻近也今我之不往直以义不往耳非为其逺

疏【笺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浮栰然非一根苇也此假有渡者之辞非喻夫人之向宋渡河也何者此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宋去卫甚逺故杜预云宋今梁国睢阳县也言跂足可见是喻近也言亦者以喻宋近犹喻河狭故俱言亦定本无亦字义亦通

易中按:若“河广”之“河”,是指黄河,卫文公在“楚丘”复国之前,卫国和宋国之间相互来往,需要渡过黄河;此后则不需要再渡过黄河。此诗应该是宋桓公出兵救卫之前。

“一苇杭之”按孔解靠谱。

二章: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笺云不容刀亦喻狭小舩曰刀笺云终也行不崇朝亦喻近

疏【笺正义曰上言一苇浮栰之小此刀宜为舟舩之小故云小舩曰刀説文作舟,小舩也字异音同刘熙释名云二百斛以上曰艇三百斛曰刀江南所谓短而广安不倾危者也

易中按:要过黄河到宋国是轻而易举之事,只不过是自知礼义不可违背,所以能“以礼节情”。此诗运用夸张、豪放、粗犷的写法,能反映出作者回宋国之心越是迫切,回国思乡之情越炙热,其实反过来说也就是越无可能跨越的“河”!

诗缉卷六

  宋 严粲 撰

  卫    国风

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粲曰恵公懿公之间恵王时诗笺曰宋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生襄公而出疏曰所以义不得往者以夫人为先君所出其子承父之重与祖为一体母出与庙絶曹氏曰礼为出母期而为父后者无服襄公为桓公后嗣夫人见黜于先君则为絶于宋庙矣义不可以复至宋也然母子之恩则不可絶范氏曰夫人之不往义也天下岂有无母之人欤有千里之国而不得养其母则人之不幸也为襄公者将若之何生则致其孝没则尽其礼而已卫有妇人之诗自庄姜至于襄公之母六人焉皆止于礼义而不敢过也夫以卫之政教淫僻风俗伤败然而女子犹知有礼而畏义如此者盖以先王之化所及也诗记曰説苑云宋襄公为太子请于桓公曰请使目夷立公曰何故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味此诗而推其母子之心盖不相逺所载似可信也不曰欲见母而曰欲见舅者恐伤其父之意也母之慈子之孝皆止于义而不敢过焉不幸处母子之变者可以观矣】

笺谓宋襄即位其母思之而作河广之诗疏因以为卫文公时非也卫都朝歌在河北宋都睢阳在河南自卫适宋必涉河卫自鲁闵二年狄入卫之后戴公始渡河而南河广之诗言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则是作于卫未迁之前矣时宋桓犹在襄公方为世子卫戴文俱未立也旧説误矣疏以河广属卫风当为卫人所作非宋襄公母所亲作然宋襄公母本卫女又归卫而作此诗不属之卫何所属乎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苇音伟杭亦作航音同葭芦苇解见七月传曰杭渡也】谁谓宋逺跂予望之【跂音弃韵亦作企音起粲曰跂举踵也脚跟不着地跟音根】夫人义不可以往宋而设为或人以逺沮己巳为辞以解之谁谓河水广而令我勿渡乎但以一束芦苇浮之水上则可以杭渡而过不为广也谁谓宋国逺而令我勿往乎我跂其足则可以望之不为逺也欲往之切故谓逺为近若真欲往宋者思子之情隠然于言外矣

谁谓河广曽不容刀【笺曰小船曰刀粲曰舠字音刀小船也古字通用】谁谓宋逺曽不崇朝【笺曰崇终也行不终朝而至亦喻近】

   

 河广二章章四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