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游记 |
分类: 游记 |
看过许多关于云南的描述:高于五岳的1900米海拔;一年三百多天,阳光总在普照;93度就开的水、过桥米线滚烫的汤,烫熟了滇池蓝绿色的水;那街头亮丽的高原皮肤、明目皓齿;香格里拉的神山、泸沽的圣母、惊艳的丽江;还有带皮烤的罗非鱼、与澜沧江同名的啤酒、纳西古乐、茶马古道......
于是觉得,应该去看看。
到昆明的时候已是下午。这是一座慵懒人的城,有着让人晴朗的阳光,开满了一年四季的鲜花,五颜六色、缤纷眩目。连气温都懒得动弹,二十几度就二十几度吧。坐拥这一切,就只剩享受生活了。难怪昆明人无所谓工作,只知道生活。他们没有危机感,他们总是慢悠悠地靠打发来过日子,实在是奢侈。
昆明的青年旅舍就在翠湖边。翠湖的名气也算大了,西南联大和闻一多、李公朴;讲武堂和护国首义;吴三桂和陈圆圆,都和她沾着边呢。
放下行李,在天带黑不黑的时候,我去翠湖边找吃的:豌豆饼、米浆粑粑、洋芋粑粑、还有豆花米线,怎样都不会对不起我这张爱吃的嘴。其实真正的昆明米线是豆花而不是过桥,每家小吃店都榜上有名,开水捞过得酸浆米线柔顺地垫底,浇上一勺热豆花,几滴酱油,花生米碎粒、酱、辣椒油、生韭菜,一层层撒上去,黄绿红白,无比引诱食欲。吃完东西,绕翠湖半圈,凉风一吹,忽然觉得,昆明这地方真好。
接着夜晚来临,香车美女开始招摇过市,云南大学周围的酒吧街开始热闹起来,音乐、酒、歌舞、花样的俊男美女、霓虹闪烁得盖过星光。每家餐厅、酒吧都换着法地弄装修、找风格、搞活动,不知道是出于竞争,还是主人自己喜欢。
还有个好地方,就是创库。这里原来是个工厂废弃的仓库和车间,有道掩人耳目的破旧大门,现在已经被改成两个经常举办展览的画廊、四个创意餐厅和31个艺术家的工作室。一到晚上,这里就弥漫开一种艺术人文的气息。和艺术沾亲带故或者毫无瓜葛的人会突然间冒出来,平等随意地交流,这边正放着蓝调,可大铁门再怎么努力还是让隔壁的重金属溜了过来。
昆明的白天是慵懒的,昆明的夜晚是魅惑的。走在回旅舍的小巷子里,街灯昏黄而悠长,青石板路透着隐约的冷光,风也静悄悄的,月光走走停停明明灭灭,我喜欢。
明天去大理,会有怎样的风景等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