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華山地藏菩薩 露天銅像主體工程竣工

(2012-08-15 18:18:26)
标签:

九華山

地藏

菩薩

露天

主體

工程

竣工

旅游

分类: 新闻

                        

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主体工程竣工

中国旅游新闻网     2012-08-11 15:41:23    

 

中国旅游新闻网讯 (文/图纪良发8月6日上午9时许,九华山举行99米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外钢结构支架落架仪式,随着外钢结构最后一根支架的落架,标志着99米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主体工程基本竣工。

http://www.cntour2.com/uploadpic/ckeditor/zY1sHVGyPGMW4Rzf2G2f.jpg

 

 

九华山佛协会长、大和尚慧深法师和建设者在一起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姿百态的群峰,宛如莲花,素称“莲花佛国”。唐李白赋诗赞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故而改原名九子山为九华山。

  据记载,唐开元七年,新罗国国王金氏近亲年仅24岁的金乔觉,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携带一个叫白谛听的独角兽渡海来到中国,他遍游名山大川,寻访古庙宝刹,来到九华山,见此山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十分喜爱,于是就在山上结茅住庵,修道悟禅。从此,他虔诚苦修,栖身于岩洞,饿了就在山上采些野果子吃,渴了就取些泉水喝,心甘情愿地过着一种非常清苦的的修行生活。

 

http://www.cntour2.com/uploadpic/ckeditor/9i1uktFqV1PfZQrYNklr.JPG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主体工程基本竣工

 

 

 金乔觉在山上苦修,曾住过山间不少的地方,也曾留下了许多奇异的传说。据传说金乔觉住过九子岩、莲花峰、东崖峰一带的山洞,无极洞、打坐石就是他当年活动的踪迹,古拜经台就是他当年诵经读书的地方。他的苦修感动了众多善男信女,当地乡绅诸葛节等捐资,为金乔觉建寺。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奏请朝廷赐“化城”额于该寺。

  金乔觉在九华山修道时曾发下宏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人们把他这句话称之为地藏大愿。金乔觉传播佛经、传述佛礼、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他圆寂时,相传山鸣谷陨,群鸟哀鸣,地出火光,其尸身起越三年而栩栩如生,众僧都把他看着是地藏菩萨应化九华,尊其为地藏菩萨,建肉身塔供奉。九华山逐成为地藏菩萨道场。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是九华山大愿文化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九华山佛教协会原会长仁德法师于1990年发愿筹建,1998年获国家建设部。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复,1995年以来,在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九华山佛协认真进行了选址察看工作,先后选了8个地址。经过专家认真讨论,逐步缩小范围,去粗取精后选址大觉寺。

 

   后来,由于原定选址大觉寺地段地形复杂,环境容量太小,不足以显现地藏菩萨的庄严神圣,九华山佛教协会经过重新踏勘和反复研究比较后,最后确定柯村狮子峰地段为大铜像建设的最佳位置。

  九华山地标性的笔架山和狮子峰构成地藏菩萨大铜像背倚的雄伟底景,景区格局大气,阴阳融凝,林木秀蔚,生气充盈,是生态良好和景观优美的形胜之地。2003年11月举行开工典礼,2005年3月正式兴建。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像身高度76米,加上莲花座底盘高度为99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地藏菩萨为比丘相,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以示“昭示众生,国泰民安”。该铜像的巧妙之处在于其选取的角度,铜像背东面西,以狮子峰为背景,每当太阳升起时,从正面看霞光万道,而且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节还会形成独特的“佛光”现象。大愿文化园整体工程将于8月底前全部结束,具备开园开放条件。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作者:纪良发】(责任编辑:梁 宁)

 

 

 

 

 

 

 

 

 

  世界最大最高佛教造像

九華山地藏菩薩 露天銅像主體工程竣工

2012-08-10 台灣新聞報

記者 紀良發安徽 報導

 

   8月6日上午9時許,九華山舉行99米地藏菩薩露天銅像外鋼結構支架落架儀式,隨著外鋼結構最後一根支架的落架,標誌著99米地藏菩薩露天銅像主體工程基本竣工。

 

 
http://www.newstaiwan.com.tw/pictmp/pic127708.jpg

 

     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姿百態的群峰,宛如蓮花,素稱“蓮花佛國”。唐李白賦詩贊曰:“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故而改原名九子山為九華山。

 

 

    據記載,唐開元七年,新羅國國王金氏近親年僅24歲的金喬覺,毅然拋棄王族生活,削髮為僧,攜帶一個叫白諦聽的獨角獸渡海來到中國,他遍遊名山大川,尋訪古廟寶刹,來到九華山,見此山鐘靈毓秀,物華天寶,十分喜愛,於是就在山上結茅住庵,修道悟禪。從此,他虔誠苦修,棲身於岩洞,餓了就在山上采些野果子吃,渴了就取些泉水喝,心甘情願地過著一種非常清苦的的修行生活。

    金喬覺在山上苦修,曾住過山間不少的地方,也曾留下了許多奇異的傳說。據傳說金喬覺住過九子岩、蓮花峰、東崖峰一帶的山洞,無極洞、打坐石就是他當年活動的蹤跡,古拜經台就是他當年誦經讀書的地方。他的苦修感動了眾多善男信女,當地鄉紳諸葛節等捐資,為金喬覺建寺。建中二年(西元781年)池州太守張岩奏請朝廷賜“化城”額於該寺。

    金喬覺在九華山修道時曾發下宏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人們把他這句話稱之為地藏大願。金喬覺傳播佛經、傳述佛禮、弘揚佛法、普渡眾生,他圓寂時,相傳山鳴穀隕,群鳥哀鳴,地出火光,其屍身起越三年而栩栩如生,眾僧都把他看著是地藏菩薩應化九華,尊其為地藏菩薩,建肉身塔供奉。九華山逐成為地藏菩薩道場。
 
   九華山99米地藏菩薩露天銅像工程是九華山大願文化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由九華山佛教協會原會長仁德法師于1990年發願籌建,1998年獲國家建設部。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復,1995年以來,在有關部門支持配合下,九華山佛協認真進行了選址察看工作,先後選了8個地址。經過專家認真討論,逐步縮小範圍,去粗取精後選址大覺寺。

九華山地藏菩薩 露天銅像主體工程竣工


  
   九華山地標性的筆架山和獅子峰構成地藏菩薩大銅像背倚的雄偉底景,景區格局大氣,陰陽融凝,林木秀蔚,生氣充盈,是生態良好和景觀優美的形勝之地。2003年11月舉行開工典禮,2005年3月正式興建。前後歷時二十餘年。像身高度76米,加上蓮花座底盤高度為99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地藏菩薩為比丘相,右手持錫杖,左手持摩尼寶珠。面向西北方,端莊慈祥,以示“昭示眾生,國泰民安”。該銅像的巧妙之處在於其選取的角度,銅像背東面西,以獅子峰為背景,每當太陽升起時,從正面看霞光萬道,而且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時節還會形成獨特的“佛光”現象。大願文化園整體工程將於8月底前全部結束,具備開園開放條件。
上圖:九華山佛協會長、大和尚慧深法師和建設者在一起。
下圖:正在建設中的柯村獅子峰九華山地藏菩薩露天銅像。

 

http://www.newstaiwan.com.tw/pictmp/pica127708.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