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严家村古法制香名声鹊起
2009年05月26日 来源:皖江晚报
本报讯:随着池州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佛教名山九华山香火日趋旺盛,严家村制香行业也因此声名鹊起。
古法制香
代代相传
池州石台县牯牛降境内的严家村被青山绿水环抱,村里代代相传的一门手艺,是用天然材料按古法纯手工制香。古法制香所用原材料都出自严家古村周围的大山,村民们从山上采摘一种叫香桂青的叶子,再挖一些烂掉的松树根,把香叶与松根晒干之后,就用石臼捣成粉末,和上香柏枝的树粉,用开水搅拌,最后在香床上揉成团做成制香原材料。
又粗又长的毛竹,在严家村人的手底下三劈两斩,便干净利落地变成细细的小竹棍,蘸上红染料,晾干之后就是香的香芯了。把揉好的香团原料均匀地裹在上面,放在香板上,碾成圆柱形,放在太阳下晒干,一支支香就制作成功了。
这样一整套制香的技艺,从古代沿袭下来,至今都没有走样。制香所用的工具,均严格按照老辈的式样自制而成。每当到了年节风俗中需要大量用香的时候,严家村提前半个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每户人家一年要做50000多支香。
古村香支
声名远播
据村里的老人们讲,当年他们的祖辈做好香支,就沿着古徽道挑出去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大山中的交通不便、路途险阻可想而知,然而这里的香因为选用的是天然芬芳、本身具防腐及药用效果的香材,又有做工精细、从不掺杂质的品质特点,因此远近有名。特别是近年来,前来九华山的海内外游人香客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寺庙庵堂内,香烟袅袅,香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严家古村制香行业也因此成了“香饽饽”。
本报记者 纪良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