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晚报》(2008-9-2)
九华周末
>
2008年09月13日
铜九铁路客车池州首发乘车记
2008年9月1日14时10分,一个城市有了新的记忆。
一声呜呜的长鸣,把一个遥远的梦拉回。池州,这个有着“牧童遥指杏花村”般诗意的江南小城,从此有了火车的印痕。她载着他们,也载着一个一个崭新的梦想,驶向远方,也有远方的客人,盛着希望而来。
有个池州的老人写出这样一句话来形容铜九铁路客运的开通:李杜泉下闻,诗韵九霄腾。自古以来,文人来杏花村品酒吟诗,香客上九华山拜佛祈福,给这座城市和它的乡村留下了美丽的烙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的变化,交通越来越显得重要,再美丽的地方,如果没有人来欣赏,那也是浪费。
火车,串起了风景,也架起了桥梁。池州终于通火车了,人们纷纷遥望,遥望的是火车,也是未来。坐上火车远行的人们,喜悦难以言表,这第一次在家门口坐上的火车,正带着他们的欢快奔走。
2008年9月1日14时10分,池州有了客运列车,有多少家庭,有了或者将有那段呼啸的记忆。
“金架”初驶客运车 百年梦想今朝圆
9月1日,备受关注的铜陵至九江铁路正式开行旅客列车,下午13时30分在池州站举行了隆重的铜九铁路首发仪式。14时10分,第一列铜九客运列车从池州首发。列车缓缓驶出池州站,向铜陵方向飞驰而去。从此,安徽九华山与江西庐山可快速直达,南京至武汉不需绕道南昌,上海市民乘火车即可直抵九华山下。记者乘坐了T778次池州至铜陵首发列车。一路见闻,感慨万千。
铜九铁路建设的每一个节点,都引来社会各界关切的目光。在自家门口乘火车出行,这是很多池州人的一个梦想。
刚从首都北京访学归来的全国知名青年画家、池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宋江欣喜地说,铜九铁路的开通是池州人民的百年梦想,从此,海内外香客游人,可乘坐火车直达莲花佛国九华山,对此他心潮起伏,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构思,创作了一幅长6.2米,高2.8米题为《九华圣境》的巨幅山水画卷,悬挂在铜九铁路池州站贵宾室,以此表示对铜九铁路这个划时代工程的祝贺。这幅山水画气势磅礴,把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贵池区里山街道办事处红旗村一位70多岁的潘大妈激动地说:“听说今天通火车,许多七八十岁的老大爷、老大妈一大早就赶来火车站看热闹,有不少老人,拄着拐杖来看新鲜。”石山村的一位老大爷接着说:“好啊!今后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乘坐火车,周游全国了。”
连通沿江城市群 经济影响非一般
铜九铁路位于我省南部、江西省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铜陵至九江间,是南京至武汉沿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长江中游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黄金通道”。这样一条铁路,除了便利沿线各市群众出行外,对经济的影响自然非同一般。相信通过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辐射,铜九铁路对促进安徽沿江城市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铜九铁路客运开通的当天,池州质监局执法支队负责人李定天激动地说,长期以来,由于进出池州运输能力较弱,致使池州商品欠丰富,物价较发达地区稍高。如今,火车进池州势必会影响物价,也将使池州丰富的资源不断销往外地。池州市知名企业家昭明渔港总经理汪礼江认为,火车将使池州与长三角和毗邻省区联动,将加快池州与华东和华中两大经济圈的交流,池州的人流物流会快速增加,工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也肯定会加速发展,池州将更深入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同时,铜九线的开通,也拉近了安徽与中部省份之间的距离,使中部省份连成一体,又增加了一个快速通道,对于中部崛起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铜九铁路对于池州发展旅游业的表现尤为突出。铜九铁路建成后,通过开行黄山经青阳、九江至武昌的旅游列车,将使黄山、九华山旅游圈与庐山旅游圈连为一体,成为一条经济便捷的黄金旅游路线,开辟了中国最大的“黄金旅游圈”,从而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皖江晚报》
(2008-9-2)
人在车上坐 车在画中行
铜九铁路线路所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发达,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沿线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有闻名中外的旅游避暑胜地庐山,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鄱阳湖和石钟山,全国闻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等,构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
铜九铁路是一条全新的生态线,所经之处,山峦叠翠,江河清亮,林木浓郁。按照“乔灌结合,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一次成林”的要求,建设者们在沿线种植了一排排女贞、雪松等树种,增强绿化美化效果,有的地带实现绿化景观化、园林化。
铜九铁路沿线经过十八索、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历山风景区,毗邻闻名的九华山风景区,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从设计到项目施工,池州市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向铁路建设者提出了要求:要珍惜池州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不能随便挖取土和乱堆滥弃土,铁路建设要造福于人民,但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建成后的铜九线池州段要达到“人在车上坐,车在画中行”的境界。如今,这一理念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全线15个车站全部进行了“一站一景”优化设计,极具徽派特征、环保特色。全线15座隧道30个洞门全部进行了“一洞一景”优化设计,既美观大方又融入自然。桥梁线形流畅、墩身整体浇筑、表面平滑、色泽匀称,岸边墩身位置进行及时回填,植树种草,大桥在水天相接处似天边一道彩虹,倒映水中如湖心一弯月牙;线路两侧全部栽立防护栅栏封闭,防护栅栏内植树种草,各色各样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把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完美统一,做到了“全封闭、全绿化、全精品”。为尽量减少路堑坡面圬工防护,指挥部组织了联合调查,共计优化82处,增加喷混植生112283平方米,增加植草66590平方米。施工单位通过施工中的“小切口”,与工后及时“缝合”“植皮”等措施,实现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铜九铁路的美丽,就在这如诗如画的山水中。
纪良发文/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