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杨之所以谓为大美,应该是人类对它顽强生命力的赞誉。
胡杨之美真的令人感动。
你想想,在那无垠广阔的戈壁沙漠上,因为冬季的严寒、夏日的炙热,加之极度干旱的气候与终年肆虐的流沙,使整个世界几乎寸草不生,生命的存在似乎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奢望。
然而,当你几近绝望的时候,远处一点点、一丛丛的青绿乃至金黄颜色映入眼帘,你脚踏黄沙吃力地走近观之,知道那是一种叫胡杨的高大木本植物,居然能够在绝地里顽强地生长,其形态是那样遒劲而沧桑,其颜色是那样明丽而鲜活!
于是杰米乐客立刻就被感动了,我不由惊叹大自然的造化,为生命的奇迹而欢欣鼓舞。
当地司机老杨说你这番激动算什么哩,前一回我带着几个日本客人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走的这条路,他们一下车就浑身发抖,一会儿还放声大哭起来!我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听翻译解释才明白人家是有感于天地浩大、而生命渺小却能够这样的顽强不屈...
...
这方面胡杨的确是个范例,常言说“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来千年不朽”,那才叫恒古坚韧精神的象征呢。

远处见到胡杨林心情就特别激动,仿佛觉得那便是想象中一幅凄美的画。

有时候我们会高喊停车,心神被沙丘上的景色深深吸引。

如果荒原里居然出现了一泓池水,那会让人有意外的惊喜。

更多的时候,人们只能琢磨如何简单构图。

爱照相的人是否在寻思胡杨树为什么能够千年不死、千年不倒?

或者即使倒下又能够千年不朽?

不朽的身影似乎还在讲述什么故事。

当然,人们更痴迷于绝地里胡杨带来的那种勃勃生机。

找好某个角度,你便会有刹那间的心旷神怡。

人们仿佛不再像是荒原绝地里流连,而是居身曾经观赏过的某个画幅之中。

杰米乐客觉得那是一幅西洋风格或者叫“西域风尚”的画幅...
...

你怎么看都会由心底里喜欢这幅美图,而忘记了方圆几百公里内并无人烟存在...
...

如果不是爱照相的人凭直觉深入探访沙漠公路两侧的戈壁滩涂,很可能我们就不知道凄凉的胡杨会有着怎样的动人美态。
接下来杰米乐客随深圳文联采风团继续行程,那将是整整几天几夜的穿越沙漠之旅。
旅途中令人激动的场景仍在继续推演,包括各型各类的胡杨,但也不仅仅是胡杨。
如果不是手头还有一些其他事情要做,真恨不得一股脑儿跟朋友们说个干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