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卖基金的绝对理由

(2008-02-20 13:21:16)
标签:

基金

理财

杂谈

【兵法探源】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
东汉末年,曹操据守官渡,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却与袁绍的十万大军对峙。眼看形势严峻,对峙下去曹军绝无取胜可能,必须另想办法,于是,曹军趁袁绍不备进行偷袭,并一把大火烧尽了袁军的一万车粮草。袁军断了粮草,无疑釜底抽薪,顿时兵心浮动,丧失斗志。曹操趁机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大败。

第十九计“ <wbr>釜底抽薪”,卖基金的绝对理由
【基金新说】
    每当市场行情上下振荡,一些刚入市的新基民就会开始犯嘀咕了。赎回还是持有?这是一个难题。其实,说难也不难,可以借用兵法中的“釜底抽薪”之计。此计中,看似曹操取胜得很轻巧,其实能够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才是他的高明之处。回到赎回基金的话题上来,如果仅仅是因为“涨得太高”、“短线回调”等等似是而非的理由就轻易杀掉一只涨势喜人的“鸡”,那你实在应该跟曹操学学了。
有一种说法值得大家思考:赎“对”一只基金的概率,其实只有25%。因为你赎回后,基金净值下跌的概率是50%,而之后您再次进场时,基金净值开始上涨的概率也是50%。所以,总体来看,当你做出赎回的决定时,这个决定的正确率只有四分之一啊。
    所以,为了保证“卖”的正确性,在赎回之前你最好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只基金有非卖不可的理由吗?我们一般认为,如果你的基金投资出现了以下五种情况之一,那才是认真地考虑赎回的时候。
1.绩效变差 。
    基金的绩效可能每年都有大幅的净增长,但这并不是认为它业绩好的理由。同样,即使基金净值出现了亏损,也不见得就是一只差基金。所谓业绩好坏,是要和同性质的基金做比较,或者与业绩基准作比较。三年期以上的绩效较具参考价值,不要因为基金一时的涨幅比较小,就卖出。
2.目标达成 。
    每个投资者的目的都不同,有的是为将来储备养老金或者子女的教育金,有的是为了实现购房、购车的梦想,也有的是为了不让资产贬值,对收益率的要求不高。但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收益率、风险预期。只要当初的目标顺利实现,就可以考虑赎回、兑现收益了。
3.到达止损 。
    投资的收益或亏损都很难预料,因此也要事先设好止损点。与目标达成正好相反,如果基金亏损到了一定幅度,也要当机立断地赎回。比如说,“如果这只基金跌幅达到20%,那么我就卖出”之类。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设了止损点之后又不执行,总是抱着“还会反弹”的心理,让损失越来越大。
4.急需变现 。
    我们一般都建议投资者做一个基金组合,其中包括流动性比较好的货币基金,额度最好是家庭6个月的生活费。这样,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赎回大量基金。但是如果急需现金时,就不要考虑太多收益的问题了。但在赎回时,也可以先赎回盈利较多的基金,尽量保持原有的组合比例。
5.规模异动 。
    当一个发行己有相当时间的基金,规模突然出现大幅增加或大幅减少时,都应注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时,基金规模大幅度增加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套利机会,引起大量投机资金的介入,这往往会摊薄老持有人的收益。如果基金规模突然间锐减,那也可能是机构投资者出于流动性需求赎回,或者是预见到市场将发生大的转折而赎回套现。总之,当发现基金规模有异常大规模的变动时,就应该考虑是否要赎回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