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故事(69)苏武牧羊
标签:
历史文化情感 |
分类: 诗词歌赋 |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这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在今陕西勉县瞻仰苏武庙时讴歌苏武的著名诗句。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由于副使张胜卷入匈奴内乱而使苏武受到牵连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欲使其投降,苏武誓死不从,并引刀自伤。单于见苏武很有氣节,十分钦佩,更想招降他,于是把苏武囚禁在一个大地窖里, 不给饮食,苏武只得嚼雪止渴,用毡毛充饥。后来单于又将苏武流放到人迹罕至北海,即今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逼迫他牧羊,扬言只等公羊生仔方可放他回国。苏武无论坐卧行走始终抱着代表汉廷的旄节,饿了觅野鼠掘草根充饥,困了以天为被席地而睡。星移斗转,十九年过去了,节杆上缀的三重旄牛尾全都落尽。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和匈奴和亲,汉使终于寻得苏武的下落,终于使其获释归汉。 苏武历尽艰辛,终于回到自己的祖国。 想当年,出使时还是壮年(丁年),及至归国,头发胡须全白了。岁月改变了他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他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
前一篇:诗词里的故事(68)斩楼兰
后一篇:故乡的月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