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满江 管理造就品质

标签:
高尔夫管理体育杂谈 |
分类: GOLF人物访谈 |
高缘网记者:杨石文
访谈人物介绍:
张满江
1.你从最早的销售,到后来的球场建造,而到今天的球场管理,角色在不断变换,你是如何去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
销售工作是一项很能效锻炼人综合素质的工作,很感谢那段做市场营销工作的时光,使自己提高了适应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从事高尔夫相关工作以来,的确随着高尔夫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调整了不同工作角色。个人认为:人生本是在一种舞台,不同条件下适应一种角色属于正常变化,重要的是一种自牧虚冲的心态。
2.你也是从事高尔球场建造行业多年,但是如何看待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就高尔夫运动本身来讲,是一项富有极强生命力的运动,1、高尔夫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绅士、礼仪、竞技、生意、商旅、产业等文化)。2、高尔夫运动能够推动、刺激、支持经济的发展。高尔夫虽然进入中国较晚,不论从球场数量上还是从特色球会建设方面,发展速度极快,目前我国有标准18洞球场近600个;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尔夫球会南山高尔夫球会、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并且赢得连续12年“欧米加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举办权; 2009年10月9日经国际奥委会投票,高尔夫运动于2016年再次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不难看出,高尔夫行业将会迎来新的机遇,也将会逐步走上一个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前景广阔。
3.听说你最近加盟了一个高尔夫管理公司,你是如何看待高尔夫管理方面的业务如何在国内开展?
随着高尔夫在中国迅速的发展,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必将是发展的趋势;作为从事高尔夫行业多年的人士,有一个愿望:不仅去建造一座优质的球场,更应该把建好的球场管理养护好,实现投资方、管理方、球手多赢的共同目标。实际上在国内,迅速发展的高尔夫,亟待专业、规范、科学的球场营运和养护管理。
4.目前高尔夫行业的管理业务基本上都是由国外的管理公司在做,你认为国内的高尔夫管理公司该如何定位,具体有那些优势?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而定位服务的方向,不同的球场风格各异,消费的对象不同,那么,管理服务的重点一定要同本球会或球场的特点一致。
其次,要按高尔夫的行业特点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国内管理公司最大的优势是本土化、灵活度和成本低。
5.在高尔夫国外球场很多管理和养护方面的工作都是外包给专业的管理和养护公司去做,但是国内目前这样的专业公司还很少见,关键是国内很多业主还接受不了这样观念,总觉得球场得由自己的人去管理和养护才放心,你如果看待这个问题?
这其实每一个行业发展前期的一个过程,很多业主总以为投资了那么大,只有自己捧在手里最安全和可靠,殊不知高尔夫球场营运及养护管理是一项行业特点突出的系统管理,花费了许多人、财、物却效果难以实现,很多球场埋怨经营管理效益不佳,在这方面应值得反思。管理公司在专业技术支撑下承诺养护、管理目标,约定养护管理费用;这样,投资方既实现了成本控制,又实现了球场的管理或养护目标,还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6.
期望越来越高,是一种必然,说明逐步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只有双方在研究和探讨中才能达成更加合理的方案,对提高高尔夫更高水平的管理是一种推动,对管理公司规范化服务是一种促进。市场的期望和需要,正是管理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