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字诗:“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
《题秋江独钓图和》明 .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
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
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4、复字诗:复字诗,是诗词的一种体裁。即在每句中重嵌入一个字,可以复用多次。可以置
于句首,也可以嵌入句中,于句尾。
《花月吟》明 . 唐伯虎
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
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
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
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唐寅写有《花月吟 效连珠体十一首》,其中每首都非常自然地嵌入有“花”
“月”二字,回环诵读起来,极为流利而宛转悠扬,一时被人们赞为绝调。这就是其中第八首。
5、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菩萨蛮 . 回文夏闺怨》宋
.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东坡这首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
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
乐府中,常以“藕”谐和“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感情永好。
6、宝塔诗:顾名思义,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
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
既为诗题,又为诗韵。
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也叫“一七体诗”。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
句为一韵,很有规律。后来有的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
《茶》唐 .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诗图摘抄 诗刊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