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静的“济源十景”绘图选(六)

(2009-04-17 17:07:48)
标签:

原创

张静

济源十景

国画

文化

张静的“济源十景”绘图选之“沁口秋风

张静的“济源十景”绘图选(六)

    蜿蜒的沁河在太行山中横冲直撞,但“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终于在五龙口冲破了太行山的束缚,从此告别群山,一泻千里。本地人称沁河出山处为沁河口,或五龙头。这儿堪称中国水利史的集大成之地,从秦代修秦渠枋口开始,这儿的水利工程都闻名遐迩。酷暑盛夏,来自太行山中清凉的山风顺河而下,行人到此,徐风送爽,暑热顿消,杨柳依依,激浪拍岸,五龙分流,令人心旷神怡。历代文人骚客如白居易、文彦博等多到此游历,留诗无数。清代段景文写诗专颂“沁口秋风”:“摩云两壁夹寒流,谷邃天高爽簌幽;翠扑衣衫岚影动,冰浸肌骨水光浮;凿渠尚赞卢侯绩,作赋还生楚客悉;吹尽六尘清境界,胜游何必在清秋。”卢侯是指隋代怀州刺史卢贲,卢侯绩是指他修复秦渠枋口的功绩。萧浚的诗云:“乘秋游沁口,野菊下飘香。爽籁襟方快,清飚晚送凉。渔舟缘浦系,归鸟傍林藏。兴尽驱车返,云山一望苍。”
    今天的沁河出山口,不但五龙依旧天吐沁水,更有了两座焦枝铁路大桥、两座207国道大桥和济晋高速公路大桥飞跨天险。“五虹”飞架,更为壮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