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花艺术入门 - 基础艺术篇之三

标签:
压花艺术艺术基础知识教育 |
分类: 压花 |
- 动感
- 统一
- 和谐
- 种类
- 平衡
- 对比
- 比例
- 模式
不是每个作品都必须运用这里每一个法则,可以只运用其中一个或数个法则。等我们有了经验之后,就可以不再细细考量,我这个设计是否用了基本法则,是否用得好?这好比我们学习一种文字,先学习其语法以及句子的构造,才能写出文章来。等我们掌握了这种文字之后,就可以灵活运用了。
我先说明这些法则的意思。
动感的意思是,作品蕴藏动量,或者说引导观者的眼光在作品中移动。艺术家通过使用艺术的元素,引导观者的目光从艺术家希望的路径走并专著。就好像艺术家能够有操控观者眼睛的能力一样。
统一是整体艺术品的概念。它的意思就是所有画面上面的元素都必须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艺术品。
种类的意思是一件作品里有不同的形式或类型的元素。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对比的性质或状态以及大小和颜色的差别。
平衡,不等于左边一个花材,右边需要同样的花材。就好像天平上,左边放一大块东西,右边可以放许多小的来平衡一样的道理。
对比是通过使用元素相互冲突造成。通常情况下,对比是通过使用互补色或极亮和暗值创建。相比之下建立吸引眼球的某些地区。
比例从文艺复兴开始,艺术家确认比例和3维空间的幻觉之间的连接。
在压花艺术创作中,动感,很多时候是利用植物本身的形状来引导观者的目光。在这个做给学生样品《叶的旋律》的例子中,观者的目光会先集中在叶子集中的中心,然后呈放射性地随着爬山虎枝藤的舞动扩散出去。而背景浅浅的叶的形状,也给人一种舞动的感觉。这种运用深色花材,对比浅色背景的法则,能够使压花材料更加突出。在这个作品里,虽然植物种类比较多,但是都是叶子。即运用了种类的法则,又因为都是叶材,颜色的相近,达到统一与和谐。而且,虽然有各种叶材,但是舞动的,都是爬墙虎。运用了模式的法则,而有着韵律的感觉。在作品中,叶材虽然形状不同,大小不一,但是比例合理。不会有不协调,或在画面上过大的问题。最后谈一下平衡。虽然叶子的中心点在左下,但是飞舞出去的藤与淡色背景的叶,很好地起了平衡作用。让观者不会感觉作品不稳定,好像头重脚轻,或有往一边倒的感觉。
在创作风景画的时候,通常,艺术家同时使用比例和(/或)对比的法则,以达到动感。
同样使用上篇的蜻蜓舞为例,图中有两只蜻蜓,一大一小。一般观者的目光会先看到中间大的那只。因为它大些,会有它比较接近观者的感觉。这也是比例法则的运用。再者,图中的沙洲,左下比较大,野草也比较长。右上比较小,花材也比较小。这就造成观者感觉左下是靠近我们的,而右上是远方的。人们的目光会由中间的大蜻蜓看过去那比较远的那只。而且,人们的目光也会顺着水面呈一个弧度从近的沙丘看到远的沙丘。这种能够引导观者目光的设计,就是通过运用比例,达到动感。
再看这个题为《微风》的例子,一个模式的反复使用,产生节奏,也因此让作品具备动感。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元素之间,是相互有一种或多种关系的。
你观看自己的作品,能够说明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吗?
(注:必须得瑟一下。最后这图被我最近在车库里整理东西时候找出来。1999年创作。至今15年。这图片是刚刚扫描的。色彩依然如此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