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小米科学课自来水过滤器 |
分类: 成长之3-6 |
2012年11月20日 小米5岁零11天。
几天没更博,一打开博客,就是催更新的纸条,还有博友问怎么没有科学课的内容啦?希望能多分享一些小米的科学课。
其实好多时候,科学课在上,但只是没有拍照,没有这样系统整理。先找一些留下过照片的吧。这一节的科学课,主题是自制自来水,说白了,就是过滤。
做这个实验,同样是由那本《水是从哪儿来的》引出来的。“管道中的河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必须要经过深度的净化处理:加入化学药剂、化学药剂和水混合后,水中的杂质会结成较大的颗粒,较大的杂质颗粒沉淀到水底后,就比较容易把它们与水分离并处理掉。让水通过沙子和鹅卵石,就可以滤除水中的细小杂质。最后在水中加入氯,进行消毒杀菌,之后就可以将水输送到千家万户了。”
为了更好地让小米体会这些,这一次的科学课就是和她一起做一个污水过滤器来清除水中的脏东西。至于管道部分,则是下一堂科学课的内容。想当初米妈做毕业设计时,有十天时间,都是在用水管搭管道来分离实验中产生的渣质与精华。虽然最后结果是做了一个月实验,才发现我每天用来做数据的都是渣质,而倒掉的都是精华,可好歹,搭管道的水平还是不赖的。
离题了,继续说回污水过滤器。看起来名头很大,可实际上非常简单,所需要的道具就是漏斗、纸巾以及杯子。
先在大杯子里倒入清水,再放入沙土搅拌均匀使之变成“脏水”。
在漏斗里放上一块清洁纸巾。我们家的漏斗太小了,所以米爸在漏斗上又加了一个纸杯。纸杯底部挖一个小洞,充当漏斗(家中无漏斗的也可以用这个办法)。再把纸巾塞入纸杯漏斗中。纸巾最好用的是厨房清洁纸巾,如果没有的话,用普通纸巾代替也可。
把脏水缓缓地倒进漏斗里。
纸巾发挥了过滤器的作用,在让水流过去的同时却不让大部分的沙土穿过去。
用过滤后的水,再过滤两次,水的纯度也会越来越高。看看哪杯水更干净呢?
很简单的一个小实验,让小米明白了自来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河里的水不能喝,而水龙头里的水则是可以喝的。当然,也得烧开了才能喝。更当然,做实验只是做实验,这样过滤出来的水,没有经过消毒,虽然干净多了,可也依然不能喝。
同样的,也通过了这个实验,告诉小米鱼缸里的过滤器工作的原理,因为过滤器一直在工作,所以鱼缸里的水才能看上去很干净,不会被小鱼的便便弄脏了。这也是为什么,《海底总动员》里的尼莫在想要逃出鱼缸时,要先把过滤器弄坏了的原因----这一段时间,小米又开始狂迷《海底总动员》了。
惯例,做完实验之后,做一个小笔记,让印象更深刻。(还是惯例,字是我写的,图是小米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