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婆婆讲国产的原创绘本
标签:
育儿小米亲子阅读绘本国产原创保冬妮水牛儿再见小金鱼儿九色鹿 |
分类: 绘本总动员 |
2012年4月18日 小米4岁5个月9天。
周日的下午,去听了一场讲座,人称北京花婆婆的保冬妮老师,关于“在图画书里寻找孩子的身份”,一场亲子阅读的精彩讲座。
读的第一本,是小米早已对故事烂熟于心的《九色鹿》。该同学其实只是通过听手机里的故事,才知道了九色鹿,却从没读过相关绘本,更没见过有关九色鹿的图画。可偏偏一看这本书的封面,小人儿立马就肯定地大叫“九色鹿!”就象保冬妮老师说的,在当当上一搜,就能搜出各种版本的《九色鹿》,因为这个故事实在是流传太广了。那么保冬妮版的《九色鹿》有什么特色呢?
读的第二本书,是《再见》。看介绍,还说这是一本兔年的贺岁书,因为书中有一只布布兔。但在我看来,贺岁的色彩倒在其次,最让我喜欢的,是书中小男孩对于友情的追逐,对于分离的不舍,对于再见的忧伤。小女孩西西搬家了,小男孩耿耿于怀于还没和西西说再见,他找到了西西忘记带走的一只布布兔,心心念念想要当面和西西说一声再见。妈妈最终带着小男孩找到了西西的新家。小男孩一见到西西,张口就说“西西再见”----他终于把这句话说出来了。而西西则觉得很奇怪,“你应该说‘你好’,走的时候才说‘再见’!”书的最后,小男孩要离开了,妈妈告诉他,说再见是为了能再次见面,于是小男孩很开心地大声喊起来,再见......
《水牛儿》和《小金鱼儿》,同属“北京记忆----小时候的故事系列”。对于北京本土长大的孩子来说,书里的童谣、场景一定都会很有生活认知感。而对我们这些漂来的人,也算是长了见识了。比如说北京人把蜗牛叫做“水牛儿”,还有一首相当好听的童谣“水牛儿,水牛儿,先出那犄角,后出那头儿喂”,书中还附有曲谱,所以当我对着曲谱唱出这首我其实从来没听过的童谣时,小米又惊又喜地看着我,接着就要求我连唱了好几遍。《小金鱼儿》讲述的则老北京老胡同里走街窜巷卖金鱼的场景,当然还有小男孩的童心幻想之旅。
对我来说,《水牛儿》让我触动颇深。同样从书中看到了一个好妈妈。书中的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会开着车来学校接孩子,而自己的妈妈要挤公共汽车,遇到雨天堵车的时候,妈妈就只能走到学校。为什么不买车呢?如果你有着相同的情况,你会怎么回答孩子?孩子上学后,难免会互相之间有些攀比,你该如何应对?书中的妈妈很聪明,她没有对孩子说没钱之类的话,只是对孩子说“宝贝儿,你听......”啊,雨水落在不同的东西上,它们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清清脆脆、叮叮咚咚......“宝贝儿,你看......”,雨珠儿落在叶子上,一个个滚圆的透明珠儿从美人蕉的叶子上滑下来......雨中行走的母女,她们那平淡而充满情趣的生活和淡定、从容的心态,是不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去抱怨生活中的不足,这大概是《水牛儿》带给我们的回味与思考。
《花娘谷》,一本关于节日的书,一本很点乡土气息的书。许多年以前,外婆嫁到了那一山都是狗尾草的茅草谷,带来了一牛车的海棠树苗作为陪嫁。在村里人稀罕的目光下,外婆和外公在房前屋后种下了N多棵海棠树、梨树、桃树......后来,村里的人也开始效仿起来,也通过这些果树而得到了丰收,改善了经济。茅草谷也变成了花香满山的地方。外婆去世后,村里人念着她的好,开始管这里叫花娘谷。
看这本书时,小米同学先是看了回忆里的外公外婆的画像,再看到最后外公独自坐在花海中想念外婆时,问我,怎么外公变这么老了?我说是啊,你看连外婆最小的女儿桃花都生了孩子,就象爸爸妈妈生了小米一样,小米的外公外婆也就跟着变老了啊。小米同学若有所思,然后赶紧申明,“我的外公外婆,才不象书里那么老呢。他们还没老!”
小米所关注的,是书中人物的变化,以及那满目的桃红、杏粉,满页的浪漫。而我,在读到外公于花朝节这天在花海中想念外婆时,不知为什么,就是那么几句话,那样一个画面,让我的心中也跟着充满了忧伤,竟几欲哽咽了----“那一天,外公总爱带上一盘外婆爱吃的百花糕,坐在半山腰,看那起起伏伏、深深浅浅的一沟花海。他念叨着:‘花儿她娘,我来看你了。你还是那么好看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