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9日
小米1岁3个月

又到了每个月的9号小结时间。直到现在,仍然会时有恍惚,眼前这个能说会唱爱看书的小人儿,就是——我——的女儿?
分娩的阵痛仍如昨日般清晰在眼前,而那个让大家伙都吃了一惊,至今仍被人称为传奇的小“巨婴”却已成为—个有独立思想,片刻都不能安静下来的小女孩儿了。不禁让人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也惊讶于小人儿的发展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在这第15个月中,米的变化又是越来越多,赶紧来盘点一下:

*关于大动作*
米虽然走得算比较快,可是当她坐在地上玩或是摔倒之后一直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总是要爬到某个物体旁边,哪怕只是比地面高出一点点的小靠枕之类的东西,总要借着这么一股力才能站起来,然后继续走。在这个月里,米开始越来越有意识地想要自己站起来了,不过大概是由于天冷穿得太多的缘故,总是很难支撑起自己的身体。在第15个月的最后几天,米会自己站起来了。尤其是在她摔倒之后,我们就在旁边看着,然后米自己双手撑地,一边起身,一边给自己打气——“1、2”,然后手放开,站起来!整个动作过程还不是很流畅,可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是一个多大的进步啊!现在米只要一摔倒,我就会很高兴(后妈?
)地在一旁说“唉呀,米米摔倒了,没关系,自己站起来!”,然后就在一旁等着看米自己爬起来。那笨拙的动作,让我每次看每次都开心不已。
除了会自己摔倒自己站起来之外,米爬台阶也越来越厉害了。只要不是很高的台阶,米都会自己扶着墙壁或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上去,不用我们再搭把手了。只是我们更加地累,得随时跟在后头以防她一个踩不稳而一头栽下来。在去米姑姑家玩时,由于房间的地板比客厅的地板高出一些,米刚去时总时会被绊倒。绊倒两次之后,我们告诉她这儿有台阶,米就学会了,这以后再进房间就知道要抬高脚,再没被绊过。在路上走时也是如此,有台阶了,我就提醒她,“米,这儿有一个台阶,要怎么办啊?”米就会抬高脚,或者让我牵着一起走过,让我很是欣慰。

*关于精细动作*
米的小手越来越灵活了,会自己剥桔子,自己盖盖子,拣各种细小的东西,哪怕是细到象头发丝一样的,米都会从地上捡起来。也开始尝试着吃饭时自己用勺子和筷子,其中抓筷子的姿势还相当地不错,偶而也能夹到些白菜、米饭之类的食物,然后放到嘴里,然后就开始一个个点名要求我们夸她“棒棒”了。
*关于生活习惯*
我比较注重小米吃饭习惯的培养,因为真不想成天跟在小家伙的身后喂食。于是米十个月左右开始坐在餐椅上进餐。自此以后,就一直坚持着:想吃便吃,离开餐椅便不吃,一概不喂饭。只是米的吃饭问题虽然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了,可还是常常需要转移注意力,才能顺利喂进饭。现在通常都是给米一个小碗、一把勺子、N双筷子(米总是眼馋我手中的筷子,一会儿就抢走,还很有礼貌地跟我说谢谢,然后看到我又拿了一双,就再抢走,再说谢谢……),让她自己也尝试着自己喂自己吃。米自己能喂进去的非常有限,但是有这个态度,感觉很满意。希望不久之后就能换成她主喂、我辅喂了。
现在基本上还看不出米有什么挑食的毛病(因为我自己极其挑食,所以凡是我不吃的,都要喂给米吃,以期培养她不挑食的习惯
),鱼、肉、菜基本都肯吃,只是吃的量比较少。尤其喜欢海鲜,螃蟹、虾菇等极喜欢吃(我也喜欢吃
)。最爱喝汤,可以说是汤王,每顿必喝一碗汤,以至于每次喂饭都得先把汤藏好,直到她饭吃得差不多了,才能再端上汤来。否则只要让她尝了一口汤,别的就啥都不吃了,哭着喊着非要喝汤不可。有时米坐在餐椅上坐不耐烦了,我只要问一声“要不要喝汤?”,米立刻就会安静下来,然后急不可耐地等着我喂她喝汤。面条米也喜欢,每天的晚餐基本是以面食为主打,小人儿好象不象南方人啊。牛奶也越来越爱喝了,每次看到我泡牛奶就急不可待地哼哼着想要喝,象极了月子里吃母乳时的小模样。只是量不多,一天只喝两次,加起来500ML还不到。
米的睡眠也比较不错。基本每天下午两点左右午睡,一觉一般两个多小时。晚上九点半睡,九点到九点半是读书时间。每次读的差不多了,我就和米商量,我们睡觉吧。米就开始揉眼睛,于是说晚安、关灯,给米盖好被子,我躺在边上不管她,由着米自己入睡。基本不超出五分钟,米就会进入黑甜乡呼呼大睡了。夜里有时会醒来,叫上两声妈妈,然后又继续入睡。只是这两天不知为什么,夜里又开始一直醒,一醒来就一骨碌爬起来。我把她重新按回被窝里时,发现有的时候小家伙连眼都没睁开呢。希望又大了一个月龄,米不要再这样折腾我这把老骨头了。过年期间,一直担心的鞭炮影响睡眠问题基本没发生。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城的鞭炮声轰轰烈烈地放着,米爸躺在我和米之间,我蒙头大睡,由着米爸去照顾小米,直到米忍不住叫“妈妈”时才爬过去拍拍她,告诉她“妈妈在这”,米于是也告诉我“炮炮”,我点头说“对,在放炮炮呢。因为过年了。米快睡吧”,米于是又继续睡了。后来米爸才告诉我,米在叫我之前就已经醒了,抬头看窗外看了一会儿,倒头又睡,睡了一会儿估计鞭炮声太响,这才又醒,然后才叫我。看来我有意训炼米不怕鞭炮还是挺管用的啊。米现在听到鞭炮声就只会说“炮炮”,不会再紧张了。

*关于认知、语言和模仿能力*
米在这一方面一直都发展得很好。这个月里能说的越来越多,能模仿的也越来越多了。她的认物书中大部分的动物都已经认得了。象是海星,我在墙壁上的挂图中教米认过,认物书中也有一个海星的图片,颜色不大像,但是米也能成功地指认出来。月亮和星星,不仅能准确地说出来,还能认出来。我有些奇怪的是,在图片上教她看的月亮一般都是金色的月牙儿,可是天上的月亮常常都是白色大饼形状的,米是怎么知道这个挂在天上的就是月亮呢?而一旁那小小的星星她又是怎么认出来的呢?要知道我还没教过她看实物呢,米居然自己就会指出来,告诉我们——“月亮!星星!”。
语言上,说的开始和心里所想的相挂钩,而不只是简单地重复我们的话尾了。比如前几天米爷爷、奶奶回老家,由米外公、外婆来带米,每次问米“外婆回去上班好不好?”,米都坚决地说“不要”,可是米爷爷、奶奶回来之后,再问米同样的问题,米就毫不留情地说“好”了,这个小白眼狼,真是过河拆桥啊
。模仿能力也越来越强,不管我们做什么动作,都能马上跟着学会,更让我觉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动作模仿秀中又新添加了青蛙叫、蜜蜂叫和鸟叫(我怎么总教米学动物叫呢?
)。另外当米做着相应的动作时,都会说出相应的词,比如蹲着就自己说“蹲”,站起来就说“站”,剥桔子就说“剥”,盖盖子就说“盖”,拿起勺子就说“舀”,粘东西说“粘”,看到洗澡盆就说“洗澡”,看到脸盆就说“洗脚”,看到毛巾会拿起来在脸上擦擦,说“白白”(洗脸时我们总是对她说洗白白),尽管常常拿到的总是擦桌布,也一点都不嫌弃地放在小脸上擦了又擦……而每当我们指着照片上的小米问她这是谁时,米就会说“我”!——当然她现在其实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我”的意识,只是我们教她说是“我”而已。
识数上虽然依然只认得“1”和“2”,看到“3”时知道抓耳朵(我常告诉她,3像耳朵听听听,所以我一说3,米就会抓耳朵),其他的数字还不认识,但却喜欢听我数数,从1到10。有时也会自己嘀嘀咕咕,1、2#$&^5@#^&8#$%……,其中5和8说得比较分明,于是就会大声念出来,其他的就含含糊糊,不知所云了……
*关于心灵成长*
感觉要当一个好妈妈,最大的责任便是全力呵护宝宝心灵的成长。
比如等待
米的性子比较急,我就一直想要培养她学会等待。总是告诉她“小朋友要学会等待和忍耐”(嘻嘻,明净JJ教育嘟嘟的话让我现学现用了),有时看她太过着急上火,索性不理她,给她来个冷处理。通常米会双腿一跪,就势跪在地上生气,或抬手要打,我就由着她,就是不理她。于是米只好又讪讪地自己爬起来。希望慢慢地,米能越来越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和克制。
比如适应
米不是人来熟。家中有陌生人来时,米会盯着看,但不肯接近,也会躲避和拒绝对方的热情拥抱,于是我们常会想米是不是“认生”呢。可是若能保持距离地熟悉一会儿,米就会主动上前和人打招呼,也不拒绝抱她了。于是米又被称做是“不认生”。我想适当的距离还是可以保持一点的,只要熟悉了,米就会很大方地跑来跑去了,并且甜甜地打招呼了。适应是很必须的一个过程。
比如体贴
曾过说过米看到米外婆给我踩痛时,以为是在期负我,担心地一直要拉我起来,让我非常感动。而第二天发生的事,就让米外婆极为感动了。当时我在洗手间洗脸、刷牙,米外婆陪米一起玩,忽然之间米外婆一阵心痛,连腰都直不起来,痛得直叫唤,米就陪在外婆身边,一直用小手摸着外婆的脸,给外婆安慰,直到外婆叫唤声越来越大,米才开始哭起来。我没亲眼看见这个过程,可是听米外婆的转述,也能想象,当米的小双轻轻抚摸着外婆的脸时,外婆心里有多温暖。
比如挫折
曾经写过博文《孩子摔倒后,我们如何应对?》,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做法,现在米再摔倒,依然还是不痛时绝不会哭,而是会通告大家“摔倒”了,然后再自己爬起来。如果真的摔得很疼了,才会咧嘴哭上一两分钟,等疼痛消失就不再哭。而对于开关抽屉,米喜欢把儿童房的小抽屉一个个地拉开,把里面的小帽子拿出来玩,然后再关上抽屉。曾经一次被抽屉夹到手,小哭了一下。哄着不哭之后,我指着抽屉示意她要怎样小心才不会夹手,米很认真地听着看着。果然在以后的开关抽屉时,都能小心翼翼地避免被夹手。不过每次开关抽屉时,我还是得全神贯注地守在旁边,只怕万一。
比如专注
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当孩子正专心于某事时,大人们一时兴起常会去逗孩子,并不理会孩子当时的状态;或者是非要极认真地手把手教孩子玩玩具,总之吃力不讨好,引起了孩子的哭闹,更打扰了孩子的专注。于是当米玩时,我常常静静地坐在她身边,在她专注于某事时,不去打扰她,同时守护着不受他人的打搅。
*关于阅读*
很庆幸在合适的时候为米提供了合适的书,让她对读书产生了不小的兴趣。现在米通常会自己挑上几本书,然后爬到我身边(读书时通常都是在床上),坐下来静静地靠在我胸前,听我给她讲一个又一个故事。看见荡秋千,会说“摇摇摇”,身子还会一前一后地摇晃着,看见小熊点名,会举起手说“哎”,看见小熊上厕所,会跟着眯起眼睛(源于米爸过年期间给米读书时,说小熊找厕所找了好久,急得都放了三个屁,眼睛都眯起来了,于是每看到这一页,米都会跟着眯起眼睛,简直都成了条件反射)……
记得我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小米读书记》的结束语中提到过这么一句话——“如果帮孩子念故事是‘爱的时间’,以一天一本来计算就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就是一千本;这一千本相当于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的时间,也就是父母给孩子‘爱的库存’。”——真善美会在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阅读者,幼儿亦然。而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优秀的童书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

对了,这个月最高兴的就是在过年期间,米又见到了爸爸。然后又长了一颗牙。现在米一共有六颗牙了,虽然长牙的速度很慢,却也足以让等待的我暂时放心。
感谢亲子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