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小米育儿书育儿百科婴幼儿养育手册傅雷家书 |
分类: 绘本总动员 |
家里有三本育儿百科,分别是松田道雄的《定本育儿百科》、《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以及图文版的《新手妈咪育儿百科》。其中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是我的最爱,在我的许多篇博文中也一再地提到这本书。尤其是在米一岁以前,基本就是靠着翻这本书,度过了米成长的一月又一月。我在悦父的博文《好书总动员》中也是大力推荐这本书,理由是“从婴儿诞生前一直写到孩子上小学,以年龄段为单元划分,按照月龄讲述了父母必须常识,儿童发展特点,养育要点,注意事项,本月可能患的疾病等,详细解答了育儿时遇到的各种问题,遇到问题可以对着目录翻书,尤其是书中不光写了什么时候给孩子吃什么、玩什么、注意什么、会有哪些异常和类似异常的正常,在分析各种异常情况时,还经常会考虑各种不同环境。个人觉得这本书实用性很强,尤其适合孕期妈妈和新手妈妈”。尤其喜欢这本书强调宝宝的个性,强调从宝宝出发来想问题。就象我曾经很为米的不爱吃东西而着急,后来看到这本书里说宝宝的食量有大有小,这是宝宝的个性,为什么大人食量小没人怪,宝宝食量小就被指责呢?从这以后,我才不再为米的食量小而着急。又比如米得幼儿急疹时,也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最终坚定了我不给米吃退烧药的决心。这本书从婴儿儿诞生之前一直写到6岁,不过个人觉得1岁之前的部分最为详细,也占了全书的大半部分篇幅。1岁之前的育儿,看这本书,最为合适不过。
可靠的科学育儿建议。全书包括0-5岁婴幼儿的基本护理方法、各生长期体格、情感、语言、运动和认知发育的标准、各种常见疾病、意外伤害及其他健康问题的识别和护理、保证孩子在各种环境中人身安全的具体措施、亲子间感情交流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等。这本书的特点就是知识性比较强,但是关于宝宝的日常喂养及详细的照顾方法比较少,适合放在家里做备查用书,针对出现的问题翻查起来比较方便。记得我们还曾经根据书里提到的一个强直性颈反射来调整米的头型。书中关于强直性颈反射的描述如下:在孩子的头转向一侧时,这一侧的手臂伸直,另一侧的手臂弯曲,这是一种精细反射,孩子被扰乱或哭泣时,不会出现这种反射,5~7个月时完全消失。根据这种反射,我们在调整米的头型时,想要她的头往哪边侧,就把她这边的手臂伸直,另一边弯曲,呵呵,米果然就把头转过来了。就是这么调整着,米现在的头型,每个人看了,都说非常之好。
这本书又名《What to Expect the Toddler
Years》,阿琳.艾森伯格、海蒂.墨卡夫、桑迪.哈撒韦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针对学步儿第二年每个月的发展状况以及第三年每季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叙述,每一个“学步期宝宝的行为”的单元平均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你的宝宝应该能够做的”内容,列出了该年龄段90%的宝宝能够做到的事情;第二类是“你的宝宝可能马上能够做的”内容,列出了该年龄段75%的宝宝能够做到的事情;第三类是“你的宝宝也许还能够做的”内容,列出了该年龄段50%的宝宝能够做到的事情;第四类是“你的宝宝甚至还有可能能够做的”内容,列出了该年龄段25%的宝宝能够做到的事情;而每个月中除了宝宝的行为外,还包括父母最关注的问题、父母须知以及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等内容,帮助父母们让宝宝均衡营养、适时免疫、安全游戏、合理睡眠、断奶、学会说话、一定程度地独立、自律、养成卫生习惯等,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父母们科学、合理地养育孩子。同时也鼓励父母们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宝宝学步期的挑战,把每一个孩子看做一个独特的个体去尊重并认识和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这本书在宝宝的第二年及第三年非常的适用,如果说在小米成长的第一年,我基本是靠着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那么在这第二年,我就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这本书上。这套书还包括《0~1岁育儿手册》和《准妈妈手册》,不过没有看过,想来应该也是不错的。目前当当网上ms缺货,我是在卓越网上买来的,收到时粗粗一番,就立刻喜欢上了。绝对值得一读的好书--《婴幼儿养育儿手册》。
*自已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人生不是都要靠隐忍来撑过去吗?
*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的整理、归纳。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倘若能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一定会在精神上放松得多。惟如此才能避免过度的劳顿与疲乏的感觉。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
……
感谢亲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