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明清瓷器拍卖的投资回报
(2024-02-19 13:03:42)
标签:
瓷器投资回报增值率收藏季涛 |
分类: 艺术品市场 |
近段时间,笔者将当代中国书画、近现代书画、现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市场的十年投资回报率做了一些数据统计与分析,从中也许可以管中窥豹般一览艺术市场近些年的走势。古代瓷器,尤其明清瓷器在艺术市场上占据着不小的比重,民间的瓷器收藏群体更是十分的庞大。近些年,内地瓷器拍卖市场一反以往不温不火的状态,在拍品品质、数量和价格上都有所抬升。本文尝试选择一些瓷器拍卖的案例,以观察十年以来瓷器市场投资回报的状况。方式依然还是将2010年前后买进,2023年卖出的古代瓷器(主要为明清瓷器)的价格数据列表对比。为了具有可比性,所选均为同一藏品相隔多年两次拍卖成交的数据;尽量选择在某几家头部拍卖行的成交价格进行对比;为简明起见,直接将成交价进行比较,而不考虑扣除第一次拍卖的买方佣金与第二次拍卖的卖方佣金之后再去相比。所以表中计算出的增值率不代表精确的藏家投资收益。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雅昌艺术网纪录的中国嘉德、香港蘇富比等几家拍卖行的成交价格。
以下表格中,列出了32件瓷器在十年左右期间买进卖出的数据和增值率表现。
清乾隆 胭脂红地洋彩九秋同庆图茶圆
由上表中数据似可观察到两点。第一,相对高价位的瓷器,比如上百万元一件的瓷器,十年间投资回报比起几十万元数量级的瓷器表现要略差一些。第二,近年来海外拍卖市场上瓷器的增值率似乎不如内地的拍卖。这与前述第一中谈到的价格有一定相关性,国际拍卖行的瓷器市场比起内地要相对成熟和超前,以往的拍品品质也更好,成交价格更高。但海外近年来瓷器增值的边际效应似乎呈现递减表现,这从香港蘇富比2023年瓷器拍卖的价格与十年前的对比中就可观察到。实际上,表中采取人民币进行比价时,有意忽略了以港币结算的香港拍卖成交价折算成人民币,在2023年因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大约百分比个位数的回报减值。相对而言,内地瓷器市场以前一直滞后于海外,品质一般,价格一直也不很高,但近年来明显出现了追赶上来的迹象,这可以从表中2023年中国嘉德拍卖的瓷器增值数据明显好于海外来观察到。
众所周知,近年来收藏家购藏艺术品的几个特征:一是喜欢“生货”,不太喜欢经常在拍场上露面的藏品。由于表中所列瓷器在十年间经历了两次甚至是多次的拍卖,因而到2023年拍卖时已经难以视为“生货”,价格拍不太高,回报没那么好的缘由也许就在此。因此,瓷器收藏是否具有高回报率还要取决于藏而不露的时间够不够长。也许过去觉得收藏十年已经够长了,但随着艺术品投资“红利”年代的远去,如今要想有更好的回报率,恐怕要藏二十年以上才有意义。二是有些价格“恐高”,不太愿意去追高价位,比如价格在数百万、上千万元以上的藏品;而在几十万元价格上则不太犹豫,竞价比较踊跃。高价位瓷器的增值率大多不如低价位瓷器,也许与近年来经济环境不佳影响下的市场“恐高”不无关系。
表中32项瓷器增值率的数据中,有16例的投资回报为正数,占比50%,即收藏十年有所盈利(不考虑双向佣金的支出);而另外16项为负数,即收藏十年后有所亏损。32项增值率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23.90%,平均值为盈利。比较之前笔者写的几篇案例文章,十年来瓷器的平均回报率要远好过当代书画,稍好于近现代书画,但不如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市场的投资回报。
总的来看,十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日渐成熟,文物艺术品的各个品类似乎都已经跨过了市场早期遍地“红利”,买了都能赚钱的年代。收藏家除了要鉴别艺术品的真伪,还要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的艺术品在投资回报上的差别。显而易见的是,文物艺术品似乎完全不再适合作为短期的投资品,甚至也不适合七八年以内的中长线投资。因此,将文物艺术品作为基金、信托、抵押、贷款等金融手段操作也更加困难,成功的概率将会很低。这也是如今一些贷款或担保机构的文物艺术质押品无法保值免亏变现的原因之一。
由于法律限制、资源缺乏、缺乏流转记载等原因,内地瓷器市场一直不如海外瓷器市场火爆,瓷器价格的涨幅也一直不如内地的书画市场。瓷器市场因此走得相对平稳,比较少有价格上的大起大落。随着目前内地瓷器拍卖越来越强的市场趋势,不远的未来,明清瓷器的国际市场中心有没有可能从海外,尤其从香港转移到内地来?很值得期待,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