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2020-03-03 16:15:26)
标签:

巴黎

奥赛

印象派

博物馆

季涛

分类: 艺术与欣赏

    相隔21年,到过两次巴黎,每次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转转,尤其是我最为推崇的印象派绘画收藏中心的奥赛博物馆。我来奥赛的这天正好是周日,免门票参观,但却在门前排了几百米的长队。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这座曾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博物馆”的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 坐落于法国巴黎赛纳河的左岸,与卢浮宫隔河相望。奥赛博物馆与卢浮宫、蓬皮杜中心一道被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馆内主要陈列1848年至1914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聚集了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填补了法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之间的空白,使奥赛博物馆成成为联结古代艺术殿堂卢浮宫和现代艺术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的中间过渡。奥赛收藏19、20世纪印象派画作最为突出,而雷诺的《煎饼磨坊的舞会》、梵高《自画像》、莫内的《蓝色睡莲》等作品都是镇馆之宝。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1898年,奥塞博物馆的原址为巴黎通往法国西南郊区的一个火车站,但在1940年即已没落,闲置了约47年之后,1986年将火车站改建成奥塞博物馆。为了实现全面性的展览,该馆收集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品,其他许多作品来自罗浮宫奥赛博物馆的收藏博大精深,共收藏近代艺术作品4700多件,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家具、手工艺品、建筑、摄影等几乎所有的艺术范畴。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塞尚《蓬图瓦兹的加莱山坡》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米勒《牧羊女和她的羊群》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阿尔弗雷德•罗尔《农妇曼达•拉美特利》
    这座被称为“欧洲最美的博物馆”的艺术宫殿,其脚下的土地曾历经过无数的变迁。19世纪中叶,这里曾是当时的行政法院和皇家审计院的所在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大火烧毁。1898年,为了迎接巴黎万国博览会,巴黎奥尔良铁路公司向国家购买了这块地皮,修建火车站。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亨利·若弗鲁瓦《医院探病日》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朱尔·布勒东《拾穗的女人》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罗萨·博纳尔《尼维尔内的犁耕》

    火车站由建筑师维克多·拉卢设计,不仅丰富而且大胆。他主张尊重原有的建筑结构,保留了原有的柱子,铸铁横梁以及仿大理石装潢。建成后新车站的建筑风格与对岸卢浮宫和杜乐丽宫花园的高雅格调相互照映。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库尔贝《带小狗的裸女》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米勒《纺纱女》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米勒《春》

    工程前后历时两年,于1900年万国博览会开展前通车。在此后的近40年中,奥赛火车站是发往法国西、南部所有火车的起点站。每天从这里发出的列车多达200列。这里还曾是摄影、演出和拍卖的场所。1958年,戴高乐将军在车站酒店的节日大厅宣布准备“担负起共和国的权力”。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雷诺阿《维莱的贝尔南先生和夫人》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马奈《奥林匹亚》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塞尚《玩纸牌者》

    然而由于科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火车越来越长,原长 138米的车站的站台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需求。不得已改为专营郊区火车线路。后来逐渐变成一个无人光顾的空车站,直至被废弃。这时关于如何利用这座设计精良的火车站,巴黎人提出了不少方案。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莫奈《撑阳伞的女人》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米勒《拾穗者》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德加《女芭蕾演员》
    1972年,有人建议把火车站改造成博物馆,这个提议得到了当时任法国总统的蓬皮杜的支持。此后,此项方案无论是在右翼的德斯坦总统,还是在左翼的秘特朗总统在任期间,都得到了政府一以贯之的积极支持。改造工程采用了意大利女设计师奥朗蒂的设计,奥朗蒂精心分割了这个长138米,宽40米,高32米的空旷大厅。

大门开在西侧,由西到东是一个长100米,高32米的大厅,大厅两侧是一间间独立的展室。两侧展室各有三层,主要陈列绘画作品。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莫奈《蓝色睡莲》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梵高《加歇医生》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卡米耶•柯罗《清晨的看牛人》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雷诺阿《钢琴前的年轻女孩们》

    1986年12月1日,经过近8年的建设,这座焕然一新的乳白色大厦第一次打开大门迎接四面八方的来访者。该馆展厅面积达4.5万平方米,收藏近代艺术品4700多件,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画作最多的地方。现有艺术收藏4千多件,其中包括绘画, 雕塑, 以及家具陈设等, 展出面积超过4万5千平方米。底层展出的是1850年至1870年的绘画, 雕塑和装饰艺术作品,其中有凡高、高更、安格尔、德拉科卢瓦、莫奈等的作品. 中层陈列的是1870年至1914年的作品, 其中有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官方艺术, 象征主义,学院派绘画以及新艺术时期的装饰艺术作品。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梵高《阿尔德卧室》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梵高《午休》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梵高《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库尔贝《泉水》
    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为1866年所画,161í97厘米,伊萨克·德·卡蒙多伯爵1911年遗赠给奥塞博物馆。该画曾于1866年遭到官方沙龙展的评判委员会的拒绝。画中描绘一个皇家卫队的年轻轻骑兵正在吹声音尖锐的木制小笛,战时笛声用以引导士兵投入战斗。画家在画室中请儿童当模特,形象突出,灰色底色,色彩变化,空间不予确定,人物形象生动,军裤、军帽、短上衣的铜钮扣、鞋罩、短笛的金属套、乐管以及白色布带用了亮色,作品没有配景,以求用最简单的手段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此画现已成为马奈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色彩的指向性对于印象派画家起了深刻影响。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马奈《吹短笛的男孩》

    雷诺阿的《达拉斯夫人》的作画时间为1872至1873年,47×39厘米,艾娃·格布哈特·古尔戈男爵夫人1965年捐赠给奥塞博物馆。画中达拉斯夫人神态动人,画家对夫人头戴的绣花的短面纱的处理极为成功,飘逸而有质感,生动而仍显精致,肌肤的亮丽光泽与画面的灰色基调以及黑帽、乌发形成鲜明的色调对比,使画面的艺术色彩既璀灿斑斓又和谐统一,评论家说提到斑斓的艺术色彩往往会想到雷诺阿,看了此画真会有同样感悟。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雷诺阿《达拉斯夫人》

 德加的《舞蹈课》为1873至1876年间创作,85×75厘米,伊萨克德·卡蒙多伯爵1911年遗赠给奥塞博物馆。画面采用了斜向视点,留驻屋顶一角,地板条线形成清晰的透视,光色处理得朦胧幽雅,舞蹈者动静结合。那些腰带与整个画面十分协调,却又绚丽多彩;那些动作沉稳定格,却又瞬息即逝。从1870年后,德加的艺术实践在题材上进入了“舞蹈女演员画家”阶段,表现芭蕾舞场景的作品渐多,直至最后出现了着色很重的画舞蹈女演员侧面像的色粉画,并留下了美誉。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德加《舞蹈课》

    塞尚的《葱头静物》简洁和谐、格调高雅,堪称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塞尚艺术的特征。塞尚(1839-1906)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美术史上有“塞尚以前”、“塞尚以后”的说法,塞尚被看作是一个分水岭。作为第一个从真正意义上用主体意志改变艺术对象的画家,塞尚对画面结构的处理和解释给后来的立体派绘画以直接的启发。塞尚艺术具体的贡献是“用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和“几何程式”。塞尚在绘画前从来不打草稿,相反,他首先要做的是借助对色彩的分层,通过自由联想同时进行比较和对比,创造出空间和色彩透视的深度感,由此造就出并非一个而是多个透视。塞尚的作品,不是由线构成,而是色彩的产物。塞尚的作品中,很少能看到标准的几何形体,而是根据个人特殊的感受,改造对象的形体,使之更单纯、坚实和引起重量感。塞尚想使绘画上的形象,变得像雕刻甚至建筑那样稳定、坚实不可动摇。塞尚以这种革命性的、前无古人的的艺术,一直影响着西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对布拉克、毕加索、格里斯以至蒙德里安等以形体、构成为主的画家影响更大。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塞尚《葱头静物》
    《更快乐的人》是高更的作品,被称为“原始性的狂人”的高更(1848-1903),其艺术倾向表现出对时代文明的偏离,他像避开暗礁一样逃避现代文明的生活,并以风格化的艺术,给现代美术尤其是野兽派的产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逃避文明世界的侵扰,寻找新的、更原始、更真实而又更真诚的生活方式,高更浪迹天涯,他抛下家庭、孩子和工作,拒绝接受轻易可以得到的荣誉和收获,长期生活于远离人烟的太平洋小岛———塔希提岛,一直住到去世为止。在塔希提岛上,高更发现了未经污染的自然的色彩、原始古朴的艺术,由此,高更以绝对认真的态度把这平实的形式、浓烈的色彩,画进了他的画中。这幅作品就是他来到塔希提岛不久后创作的。高更独特的作画方法得益于日本浮世绘的启迪。具体地讲,就是用平涂的色面、强烈的轮廓线以及主观化的浓郁凄艳色彩来表现经过概括和简化了的形,显出强烈的个性。他总喜欢用深绿和桔红的对比,再加上棕绿、淡黄与黑。这种色彩的偏爱,一方面是来源于对土人生活的感受,另方面也是因为他刻意追求热烈、粗野的美。高更的画不论是形或色彩都服从于一定的秩序,服从于某种几何形的图案,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节奏性和装饰性。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高更《更快乐的人》

    1890年6月创作于阿尔村的《阿尔的教堂》,是凡高晚期的作品,当时凡高处于最艰难困苦的阶段。凡高在离开圣·雷米精神病医院后,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平静又充满幻想的岁月,但此后又陷入极度痛苦和疯狂之中。从他那浓重而扭曲的笔画、所用的厚厚的颜色可以看出他内心有一种十分强烈的、几乎疯狂的戏剧感受。在凡高的眼中,天空不是宁静、清晰的,似乎是由某种奇怪的天体力量促动着;画面上,柏树长长的枝条仿佛是被扭曲了的火焰,太阳看上去随时要爆炸。画作表明了凡高对生活的悲观认识。在凡高的笔下,所有的人和事都充满了暴力和绝望,凡高把一切东西都扭曲、变形了。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梵高《阿尔的教堂》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梵高《自画像》

    漫步印象派绘画的世界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

                   梵高《自画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