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三家画廊能联手抢走拍卖行41亿的生意?

标签:
画廊拍卖行拍卖私洽季涛 |
分类: 收藏和拍卖热点问题探讨 |
摘选自99艺术网,记录执笔:何兮
一周前,全球三大顶级画廊(佩斯画廊、高古轩画廊和阿奎维拉画廊)击败了一线拍卖行,拿到了出售著名收藏家和金融家唐纳德.马龙的藏品的权力。

在以往类似艺术藏品的遗产处理中,委托人基本都是交给拍卖行来进行拍卖,以期待在市场中卖出最高的价值。三家画廊在这一巨额藏品竞争中的胜利可谓为市场开了先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现当代艺术大师的重要作品拍行垄断到如今画廊私洽,会打破今后拍行的市场份额吗?由画廊直接出售对美术馆、博物馆、藏家、投资机构收藏顶级艺术品有哪些利弊?对艺术品一级、二级市场行业发展格局有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
99艺术网就此事件采访了季涛先生,听听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及其会对行业产生的影响。
这一事件不会影响拍卖行的市场份额。主要因为这是一次偶发事件。
由于这样一位背景的收藏家,作为MOMA的前董事长,他的藏品品质应该是很好。首先,藏品来源是非常可靠的;其次,肯定都是非常知名的当代艺术品,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再次,是整个艺术行业都很认可的作品,甚至这三大画廊作为马龙生前非常重要的艺术顾问,马龙这些藏品很可能就是他们经手藏购的。他们都互相知根知底,互相了解。因此,这样的事来进行一个拍卖行跟画廊一起招标也很正常。
我相信这样的事以前也有,只是没有新闻报道出来,没有公开。马龙去世以后卖出藏品是因为需要交遗产税,这就要求尽快完成交易,才能保证其他的遗产能够顺利传承。这种情况下找画廊是有优点的:第一、这些作品他们可能很熟悉,有非常明确的买家群体。第二、这些当代作品也不存在什么真假问题需要团队仔细鉴别,所以画廊卖这些东西不愁卖,他们要比拍卖行运作快很多。拍卖行的缺点在它要走拍卖程序,要做专场,印刷图录加上组织拍卖会,至少需要2个月以上的时间。第三,卖家有时有希望对卖出藏品和价格保密的要求,此时私洽就更有必要。
因此,某些藏品尤其是当代艺术品方面,画廊是占有优势的。他们经营当代艺术品,他们熟悉客户群体,也熟悉这些艺术家,市场上很多经典的作品就是由他们经手的,让他们卖是很正常的事情,是他们具备了优势。如果这些藏品是经典的西方欧洲油画、中国的古代艺术品、瓷器等,我觉得画廊可能就拿不到了,这些绝对就是拍卖行擅长了。因为拍品的不同,藏家特殊的地位,才使得这些画廊占有优势。这是一个偶然的事情,以前也有,以后也会有,但不是经常性的。
画廊私洽优点有灵活性,不必等到拍卖会那一天。多方买家私下询价就可以了,相当于是私下里的一种拍卖,仍然是一种竞价模式。买家各报一个价,谁高卖给谁,或者看付款的方式。对于买家方便,直接可以面对面的谈。拍卖会上藏品竞争的人会更多,适合受众特别广泛的物品,不局限于少数买家,可以让大家都来公开参与是一个优势。但我的结论是没有什么利弊的问题,价格方面不好说哪一种形式会更好,这次代理需要的是快捷方便。
在美国,一级市场比较完善,大画廊拿到这样的项目很正常。国内的一级市场比较弱,时间短、规模小,如果有这样一个大藏家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画廊和拍卖行一同竞标艺术品代理权的方式,要么找拍卖行直接拍,需要快速的话就找画廊直接运作。
在国内,相对画廊,拍卖行更具有优势。保利、嘉德这样的大型拍卖行对应的国内的画廊,比起苏富比等国际拍卖行对应的美国三大画廊来说,国内的拍卖行更有实力。无论私洽还是公开拍卖,国内拍卖行占有垄断地位,不管在当代还是古代艺术领域,都更擅长做这样的代理。
谈不上挑战还是机遇,对国内的画廊是一种鼓励。让我们看到画廊是可以和大拍卖行去竞争,虽然我们与国际顶尖画廊差距还很大,但是伴随着积累努力壮大自己,整合强化自己的艺术家藏家各方面资源,有一天与拍卖行比肩,甚至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