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尔卡松一路向东南方,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处,我来到了一座美丽的海滨小镇——科利乌尔(Collioure)。虽然这里面积不大,背靠比利牛斯山区的丘陵地带,却是法国人的“后花园”,每到夏天,科利乌尔便成为法国人的消暑休闲胜地。

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被欧洲人称为“色彩的天堂”。来科利乌尔,也因为这里景色怡人,蓝天、山地、海洋与色彩缤纷的房屋构成了美丽多姿的景观。这里的天空跟大海就像一瓶墨水倒了一样,蓝蓝的,没有瑕疵。慢慢地,小镇的各种颜色交替出现在眼帘,明黄、粉红、苹果绿,还有绚丽的紫色。从没想过,有一个地方可以把如此多的色彩都运用起来,用得如此极致,又如此和谐。每一栋房子的墙都被漆成鲜嫩而饱满的颜色。

科利乌尔原来是一座渔村.这里多彩艳丽的房屋,原来只是因为渔民生活困苦,不得不拿漆船用剩的油漆给房屋外墙着色。由于渔船的颜色要求鲜艳,以便在茫茫大海中辨识。而将油漆涂在外墙上,就有如可爱的玩具屋,久而久之便成为后来最吸引艺术家和观光客的特色。透过房屋的阳台,人们可以看到典型的地中海城市特色,各种各样的花朵和绿色攀登植物,有意无意之间,就和房子组成一幅很有艺术范儿的场景。

这里曾是亨利·马蒂斯等人开创出野兽派绘画风格的地方,也曾经给无数画家带来绘画灵感的地方。1869年12月31日,马蒂斯出生在法国北部加来海峡诺尔省勒卡托康布雷西,是一位富裕粮食商人的长子,他的爸爸经营药店和种子贸易的生意,并期望亨利·马蒂斯将来能接管家族生意。马蒂斯长大后,却决定于1887年去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回家乡作为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他在得阑尾炎生病期间,第一次开始作画,并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如同在天堂里”,于是立志成为一个艺术家,但却令他的父亲十分失望。

亨利·马蒂斯
马蒂斯后来进入朱利安美术学院师从布格罗,之后进到象征主义画家莫罗的画室。莫罗对色彩的主观见解对马蒂斯影响很大,莫罗认为“美的色调不可能从抄袭自然中获得,绘画的色彩必须依靠思索、想像和梦幻才能获得”。

在他离开学校后又受西涅克的点彩派影响,同时吸收凡·高和高更所长,借鉴黑人雕塑和东方装饰艺术,表现出对传统艺术的彻底决裂。作品中体现了野兽派的美学观念:即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形成了他独特的画风:画面简洁、清晰,以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艺术形象。

艺术学校陈旧的绘画理论和技法注定不能唤醒马蒂斯心中“沉睡的野兽”,反而是一次南下的旅行,马蒂斯彻底打破了对于色彩的羁绊。1905年夏天,马蒂斯来到科利乌尔作画。他说:“没有哪个地方的天比科利乌尔镇更蓝,我只要拉开房间的百叶窗,眼前就拥有地中海的所有色彩。”就是在这里,他和安德列·德朗一起创建了野兽派——虽然这一画派的寿命十分短暂,于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之后的第三年就几乎已消失无踪了,但它对现代艺术影响十分深远。

马蒂斯被眼前所见的科利乌尔深深触动,而他在这里采用的新的绘画技法也将轰动当时美术界。他开始创造出一种西方绘画史上从未用过的着色方法。马蒂斯的野兽派风格结合了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特点,画风强烈、用色大胆鲜艳,采用平面化构图、阴影面与物体面的强烈对比,脱离自然的摹仿。

马蒂斯在科利乌尔镇租了一个小房间绘画,如今楼下是房屋中介,但就是在这个小房间内,马蒂斯对着这扇门,创作出了那幅有名的《开着的窗户》。

马蒂斯《开着的窗户》
《科利乌尔的景观》,马蒂斯作于1906年,如今收藏列宁格勒爱尔米塔什博物馆,布上油画。马蒂斯笔下的颜色鲜艳而饱满,色彩运用极致和谐,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得到视觉上的满足。

马蒂斯《科利乌尔的景观》
自从马蒂斯 20 世纪初发现了科利乌尔,这里的美景也吸引了众多画家艺术家来此寻找灵感,一大批艺术家到此长居。画家们为这里迷人的景象所陶醉,并留下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

马蒂斯《科利乌尔的屋顶》
上世纪50年代,科利乌尔也深受到著名画家毕加索、达利的喜爱,他们经常在海边对着钟楼寻找艺术的灵感。除了海边的这座钟楼,还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城堡,都是很好的绘画素材。如今这里深受艺术爱好者的追捧,热闹了一个世纪。


《科利乌尔的船只》是画家安德烈·德兰(AndréDerain)创作的一幅油画。安德烈·德兰是现代绘画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初,他与马蒂斯、弗拉曼克一道开创了野兽派绘画,后又与毕加索在创立立体派的道路中探索,这段时期,美术史公认他为现代艺术运动的健将,受到法国年轻画家的热烈追捧。

安德烈·德兰《科利乌尔的船只》
风景画《科利乌尔的山》是德兰在1905 年创作的一张画布油画,现收藏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德兰
《科利乌尔的山》
《季涛谈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微信公众号号码:jitao6699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以关注该公众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