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代艺术家马歇尔的“黑色”艺术风格

标签:
美国当代艺术马歇尔季涛 |
分类: 艺术与欣赏 |
应“今日头条”平台栏目之约而作。
2016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布劳耶分馆举办了一个非裔美国艺术家克里·詹姆斯·马歇尔(Kerry James Marshall)的大型个人回顾展。此次展览跨越了艺术家马歇尔长达35年的职业生涯。
从城市田园风景画到肖像画,马歇尔总能巧妙地将抽象的观念转变为浪漫的室内场景。然而,他的作品无论是何种风格、内容或环境,总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显著元素,即画作中主体对象的肌肤,永远是黑色。
《美女学校,文化学校》 布面丙烯
亮片 2012年 伯明翰艺术博物馆收藏
西方艺术史中的大部分的绘画都以白人形象为主题,而马歇尔在绘制人物肌肤时,一滴白色颜料都不用。马歇尔曾这样说过:“每当我去参观博物馆时,那些白人的图像总让我感到不知所措。” “黑色在作品中是没商量的,”马歇尔也曾这样说道,“黑色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这些黑色也表明着黑色可能存在的复杂性、深度和丰富感。”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1955年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1963年与家人一起搬迁至洛杉矶黑人街区-瓦茨区。童年的马歇尔依然见证了震动全美的1965年瓦茨区叛乱。他在成长过程中目睹的众多暴力事件,使得不快的经历散布在马歇尔幸福的家庭生活回忆中,但依然不可避免地给他未来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必然影响。因此他的作品大多聚焦于黑人的主体性——美籍非洲裔人黑暗的政治经历和身份认同。
十三岁时,少年马歇尔在奥蒂斯艺术与设计学院夏季绘画课程班学习,后如愿考入该大学,成为家中出来的首位大学生。大学期间,他见到了著名的非裔艺术家查尔斯·怀特的作品。马歇尔的绘画逐渐受到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先驱杰利柯·西奥多、美国抽象艺术家弗兰克·斯特拉、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乔托和著名抽象画家皮特·蒙德里安等人的影响。
《过去的时代》布面丙烯
拼贴 1997年 芝加哥麦考密克艺术收藏
1978年,从奥蒂斯学院毕业之后,马歇尔很快就决定了他的艺术方向-他要描绘黑人的形象-向现实发声,也向艺术史挑战。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马歇尔创作了《耻辱的圣伤》、《检查过的美丽》、《迷失的男孩》等作品,他以美国黑人日常生活中极具象征性的场景作为表象,实则表露出政治含义。作品《这帮人》讲述了一个故事:为了庆祝7月4日美国独立日,一小女孩举着美国国旗,两个男孩做出唱国歌的架势,在他们脚边的横幅上写着“我们是一家人”。《瓦茨1963》则描绘了在1965年洛杉矶瓦茨区发生的反对警察的种族主义暴动。
马歇尔笔下的人物,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表现庄严沉着、果敢严肃,并时常带着雕刻般的发型、时髦的着装、戏剧化的衣饰和潇洒的色彩。这些绘画填补了艺术史中黑人主题的缺失,并为黑人艺术家提供了难得的展演机会,得以用独特的语言描述属于整个种族的形象。马歇尔生动地描绘非裔美国人过去和现在的境遇,展现艺术家的创作综合了多种传统绘画模式,将黑人文化推向了西方绘画的经典之巅。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被认为同时代艺术家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家,著名收藏家格兰特·希尔称他是“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1997年,马歇尔被授予“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奖”,美国《时代周刊》也曾将其列入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季涛谈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微信公众号号码:jitao6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