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今日头条”平台栏目之约而作。
“价值”指的是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具体讲,就是进行劳动所消耗的必要的时间量,是客观的存在。所谓无差别劳动包括可替代的劳动与不可替代的劳动,二者都凝结了人类的无差别劳动。有效劳动都会创造出价值,但价值不一定就是货币价值。
不同的地方在于,可替代劳动创造出的价值有可能少于不可替代劳动的价值。这说明,同样是劳动,有的效率高,产生出的价值也高;有的效率低,产生的价值也低。
经济学认为,价值量与特定的劳动时间量成正比,可以写为公式v=mt(劳动参数m≥0,时间t≥0)。按照劳动的定义,在人们有目的和计划的社会化生产下,如果劳动参数m为负,(实际上劳动参数为负无定义),即是说不满足任何需求的劳动,那这种意义下的“劳动”根本不会出现和产生。时间t也不应该为负,所以,经济学中的价值没有负值。因为只要劳动者付出了劳动时间,生产加工出了产品,就一定会产生价值。至于生产出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会不会对社会有害,是否会损害企业的品牌,减少了企业的无形资产,那是济学的其他领域研究的问题,不是这个公式所代表的意义。
劳动又可分为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有效劳动是指劳动者付出了劳动汗水和聪明才智,获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对于劳动者本人而言,那就是有效劳动。当人们有效劳动其实还不光于此;人们付出了劳动汗水和聪明才智,不但自己获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而且对于社会也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这在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都属于“有效劳动”。比如说,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对其个人而言就属于无效劳动。劳动者如果做的是无效劳动,没有获得任何报酬,m=0,因此其为个人创造的价值v=0。即,无效劳动不产生价值。
《季涛谈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微信公众号号码:jitao6699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以关注该公众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