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油画?

标签:
油画欣赏构图色彩季涛 |
分类: 艺术与欣赏 |
应“今日头条”平台栏目之约而作。
在欣赏油画之先,先要有一些西方美术史的常识。应去找几本美术史的书读一读。了解一下世界油画演进的脉络和特征。
1、看构图
对观者而言,构图美的感受是最为直接的,合理的构图形式能通过视觉作用的强弱对比,对观者的第一眼印象产生吸引作用、支配性作用、鼓舞作用,明确作品画面的中心,引导视觉的顺序,使观者基本按照艺术家构思的线索去浏览画面,这就是构图的特殊功能。
水平较低的画家的构图会比较杂乱,重点不突出,画面缺乏均衡感。
如果是构图是大纲的话,那么色彩就是一幅画作的语言,也是绘画诸要素中最具感情特征,是绘画者表达自己与观者交流的一种独特方式。色彩是引起人们共同审美愉悦、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作为最有表现力的绘画要素之一,它的性质直接影响我们欣赏绘画作品时的感情。
色彩的浓烈或淡雅直接体现着作者的心境和情绪。有时候,写生的风景油画作品的色彩之美并不在子对自然的描绘有多么真实,而在于通过对物象的观察,表达作者触景时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对色彩进行夸张、提炼、概括,从而达到传神、抒情、写意的境界。色彩间的冷暖对比、明度变化、色调氛围及用笔的轻重缓急综合体现出画家的内在精神和情感流露,是构成画面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印象派油画来说,艺术家们更加关注画面色彩的变化。但其变化一定是客观真实的变化,绝非是画家凭自己的任意想象来作画。
由于油画艺术作品的色彩极具丰富性,故被称为是“绘画中的交响乐。所以一幅好油画对色彩的运用,就像好一首好曲能引起观者的共鸣,它能把人带入一个神秘的境界—或典雅、或庄严、或压抑、或兴奋等。油画的色彩,有的很清新明快,有的很幽暗深沉,还有的和谐脱俗,虽然都是画的松树但是画家的造诣不同画出的颜色也不尽相同。找到观者所喜欢的色彩就好。
商品画的色彩会显得失真,色彩导入突兀,呈现艳俗感。
光影是指油画中物体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表现方法。我们用眼睛感知物体是靠光的反射,油画作品在光线照射下出现三种明暗状态:亮面、中间面和暗面。
光影是自然中色彩之外最直观的视觉要素,对画面具体感、真实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光影效果的合理运用能极大地丰富观者的视觉神经。
商品画一般都缺少光影效果,而显得缺少对比而苍白。
绘画中的笔触指的是画家在绘画过程中笔、颜料、画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后留在画面上的痕迹。它在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绘画艺术区别于摄影艺术的重要标志。无论什么类型的油画作品,一幅画就是由笔触的轨迹构成的,笔触是一幅画的根本,实质的东西,也是分析一幅及研究作者当时情感取向的重要依据。
油画家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笔触,刮刀(油画刀)以及油的稀薄度来造成坚硬,松软,粗糙,细腻等等不同的质感。所以油画作品的表面往往是不平的。现代画家们的油画作品,几乎都有笔触,有的甚至把颜料堆得很厚,画面凹凸不平。这也是我们在欣赏油画时应该予以注意的。
笔触是画家心灵在画布上的痕迹,或奔放或细腻;或冷静或热烈,体现了画家的感情和心境。油画可以通过笔触造成某种肌理效果,或厚重、或茂密、或光滑,给人一种特殊的材质美。如果你在一张画上看不到笔触,那这张画和照片有什么区别呢?
商品画一般都缺少笔触,看上去会像一件印刷品一样的平淡无奇。
观者欣赏油画,就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画家也不例外。在油画风景写生过程中,画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带入画面,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把对大自然的感受表达出来。在这过程中,画家的心灵更贴近自然,他把这种感受或潜意识用熟练的绘画语言加以表达就会出现情境交融的动人画面。因此意境美的产生是客观的景物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结合,也是客观的油画作品引起观者主观感受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