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有趣的拍卖师大赛公益拍卖赛场

标签:
拍卖师主持比赛公益季涛 |
分类: 拍卖见闻 |
这是中拍协首次在拍卖师大赛中引入公益拍卖的比赛。与以往相比,比赛采用了新模式:真拍品、真买家的真实出价,选手报价的规则采取自定加价幅度与报价方式的“自选动作”,27名评委中除专业拍卖师外,多数是由各省拍卖协会推荐的“观众评委”,一起为选手打分,扩大了的评委阵营,既激发了业内人士的参与热情,也有利于提高评分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笔者以为,这种赛方式有利于展现出参赛选手的实际主持经验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大多数选手根据自己的拍卖品“量身定做”地进行主持开场白和
拍品介绍。采用那些生动、感人、口语化的表达表现,更容易得到评委们的好感。例如,有的选手在开场白时先讲出一段自己亲眼见到的贫困儿童读书情景或弱势群体艰难生活的小故事,以此来打动现场的爱心人士;有的选手现场唱起慈善歌曲,以调动起竞买热情;多数选手将拍卖师与活动主持人的身份融为一身,增加了表达范围和难度。
比赛中,选手们大多采用了“有声报价”方式,而不是惯常的“加价幅度”,由场上的“爱心买家”直接口头报价,以有助于形成热闹的场面;也有选手混合使用“有声报价”与“无声报价”,鼓励与诱导相结合,无缝衔接,效果很好。
不同于商业拍卖中拍卖师相对中立、公正的形象,这场公益拍卖比赛则更加灵活,一些选手对于场上的大幅度出价直接调动现场人士予以“掌声鼓励”;有一位选手无底价起拍的第一口价格由自己出价竞买,目的在于引导场上的竞买热情,这突破了拍卖师不能在自己主持的拍卖活动中出价的限制,反映出公益慈善拍卖的特殊运作模式;一些选手采用离台主持的方式,站到舞台中央,与现场观众更加近距离接触,甚至有选手走下舞台,直接面对爱心出价者以增加亲和力。
通过拍卖活动募集善款去支持贫穷、受灾的地区,去救助那些贫穷的母亲和孩子们是拍卖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初次主持公益慈善拍卖活动的拍卖师,也许会有一些不适应:首先是诱导出价、拍品介绍语言和方式,其次是对于“有声报价”和场上相对缓慢的出价节奏不适应;而原有的商业拍卖主持方式在慈善拍卖活动中也许会显得死板、教条。
笔者以为,公益慈善拍卖的主旋侓是献爱心,拍卖师的主持语言除了通常要做到的准确、严谨以外,应多一些生动、热情、煽情、幽默和挑逗,要多一些亲和力!在公益慈善的拍卖场上,拍卖师对于那些拍品的捐赠者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和宣传,同时在报价时也要对那些出钱竞买的爱心人士及时予以突出的介绍、赞扬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