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拍场上的“假拍与炒作”?
(2015-06-01 22:16:59)
标签:
拍卖假拍吊灯叫价季涛 |
分类: 收藏和拍卖热点问题探讨 |
拍卖行都有规矩,委托方不能同时担任买方,如有,则属于“假拍”。但是有一种情况是,如果委托方安排亲戚朋友去举牌呢?这样的情况,拍卖行是无法取证的。反正佣金是双方都需要交的。
收藏周刊:如何认定“假拍”?
季涛:很难认定。如果有人知道卖家自己拿了号牌把自己委托的拍品买回来,然后拍下了照片,到法院起诉,让法院调查,看委托合同上是否同一个人签名,如果是,则算假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拍卖行自己的人去把拍品举回来,故意抬高价格,这也算假拍。但是无论如何,所有的假拍都很难取证。
收藏周刊:如果艺术家自己去买回自己的作品呢?
季涛:也存在这种情况,艺术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作品价格,自己去举牌,也应该有。但只要买卖不是同一个人就不违法,这一点拍卖行无法干涉。
收藏周刊:有这样一种现象,拍卖师在竞价初期假装看到拍卖厅内有人出价,而实际上,拍卖师所指的方向并没有人举手,他只是在指着天花顶上的吊灯。您怎么看这种“吊灯叫价”的行为?
季涛:法律上没有直接谈到这个问题,但是现实中是存在的,行业内也存在一些争论。作为拍卖师,当现场需要的时候,有时候就会这么拍。这是一种拍卖的技巧,国际上也存在,但是频率不会很高,一百件拍品里面,可能有二十件是这么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