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师主持需要表演吗?
(2011-09-12 16:43:49)
标签:
拍卖师主持表演技巧激情季涛文化 |
分类: 拍卖师主持理论与技巧 |
随着拍卖逐渐向社会普及,拍卖师的主持也日渐成熟,加之业内人士经常到国外观摩学习,拍卖师在场上的刻意表演越来越不受欢迎了。
我曾在1999年首次提出拍卖师主持应分成有四种主持风格:柔和型、儒雅型、活泼型和激昂性(后来我又增添了一个“幽默型”),并把它写进当时中拍协组织编写的拍卖师考前培训教材《全国拍卖师执业资格培训教材》的第一章《拍卖师基本素质和主持技巧》中。我主张拍卖师要根据自身条件、拍卖品特点和拍卖场的状况,扬长避短,找出自己的主持风格。那时在编写该教材第八章《拍卖英语术语》中,我也试图将国外拍卖师的主持用语翻译过来,便于国内的拍卖师借鉴那些富于自然、亲和力和委婉含蓄的语言。
拍卖师的主持就一点不需要表演啦?本色上演?老百姓聊家常式?东倒西歪型?窝窝囊囊型?没精打采样?上述这样的主持当然不行!我是这样理解的:拍卖师不需要做作的表演,但需要激情的表现!
“表现”与“表演”是什么关系和区别呢?表现力源自于拍卖师对于登台主持的期待和激情。不管拍卖师在场下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和处事风格,上场后就要有“精气神”,要站有站相,举止大方,语言生动,真诚待人。
有人夸这次北京拍卖师初赛的金槌奖获得者是“面对三个人的评委能表现出300个人的拍卖场面”!。他表现出了自己主持的生动、亲切和现场感。面对虚拟的拍卖场,他也许是在表演,但表演得恰到好处,处处表现了自然、亲和和笑容,而没有去“摆谱”、“做作”、“装大”和“拿势”!
我觉得,前两届中拍协组织的拍卖师比赛中的选手“演”的成分比较多,因此没有经验的拍卖师比较沾光,考死记硬背、固定套路就够了。我相信,在几天后的第三届拍卖师比赛中,组办者将会更加看重拍卖师主持经验、综合能力的体现和现场的灵活处理手段。拍卖师主持风格的多样化、个性化将会受到重视。未来的拍卖场上,拍卖师微笑的表情,大方的举止,委婉、幽默的语言方式也许会更多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