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我国的艺术品金融化

(2011-05-08 10:06:28)
标签:

艺术品金融化

资本化

艺术品基金

艺术品证券化

财经

分类: 艺术品收藏和拍卖理论与实践

                               ----在2011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刚才听了几位大学教授、专家的演讲很受启发,艺术品金融化是需要不断创新的。我想,艺术品金融化是可以分成几个层次的。目前先由个人投资艺术品为主逐步发展到机构投资和合伙投资,然后逐步过渡到艺术品金融化。
   
我以为,艺术品的金融化能使更多的资金流向艺术品市场,使艺术品市场做大、做强。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进程有利于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化,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壮大,是从长远上保证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壮大的内在动力,中国艺术品市场以征信体系为核心的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做大、做强的最为有力的支撑。艺术品金融化的发育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规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没有资本介入的市场,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没有前途的。

 

一、艺术品金融化的种类
   
艺术品金融按照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保险--艺术品担保--艺术品抵押--艺术品典当

2、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

3、艺术品证券化

1中内容谈到的各个方面都属于同等发展阶段,解决好艺术品的鉴定和评估问题,这些内容都不难办到。

艺术品基金和艺术品信托就是把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成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中的一种重要资产配置,这样,金融机构就可以通过基金份额向投资者发行,募集资金并将资金配置到艺术品市场,具体表现为银行理财产品或信托计划,然后通过专业运作,使没有艺术品投资专业经验和精力的投资者,可以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中收益。

艺术品基金投资要比个人收藏家更容易拿到相较于市场低一些价格的同等艺术品,成为艺术品金融化过程的重要一步。自20055月起,艺术品投资基金悄然试水。在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来自于西安的蓝马克艺术基金以50万美元收购了刘小东的《十八罗汉》组画,此后,各种各样艺术基金不断浮出水面。

目前,艺术品按揭、保险、担保、抵押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十分常见,艺术品基金和信托也已成型。但在我国,上述艺术品按揭、保险、担保、抵押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仅有个别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在研究,而自从2007年民生银行投放第一个艺术品基金以来,也就那么几只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份额化)证券化开始在天津文交所试行,但一开始就被非理性疯狂炒作,得到各界人士的批评和指责。目前,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首批份额产品“蓝田泥塑”等于近期正式启动申购程序,预计在7月中下旬“艺术品股民”能进场交易进行份额转让。

 

二、艺术品的特点

    艺术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艺术品的鉴定评估很难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数量化和规模化;

    2、艺术品交易的成本比较高,比如拍卖艺术品买卖一轮的佣金达到了成交价的 25%

    3、艺术品收藏投资专业化强,多为个性化、个体化、眼力化操作;

    4、艺术品价格的增值周期长、增长不均匀。

关于艺术品价格的增值周期长、增长不均匀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看出:

中国书画的价格自从1996年到2002年都没什么上涨,到2003年“非典”之后突然爆发式上涨;齐白石《诗意山水册页八开》1998年拍出159.5万元,2003年再次拍卖到了1661万元,510!“清雍正斗彩皮球花碗”199679.2万元,2004203.5万元,82.5倍,涨得不多是因为卖的时候价格正逢低谷!徐悲鸿《愚公移山》2000年成交在250万元,2006年则达到3300万元,612倍,卖的正是时候!宋徽宗《写生珍禽图》20022530万元,2009年卖出时6171万元 ,72.5倍,晚拍两年就可以卖到1个多亿了!

邮票钱币从1996年到2008年都没什么变化,2009年才启动,“猴票”十几年都在1800-2000元之间,2007年才异军突起;老银元“袁大头”十几年间就值100元,2010年才飞涨到现在的 600-800元。
    
 

三、目前艺术品金融化的操作难度
我觉得,目前在我国实行艺术品金融有这样几点难度: 

艺术品的鉴定评估是主要障碍。艺术品金融化难以快速发展的重要障碍,是艺术品的鉴定评估还没有进入国家法定序列,没有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艺术品与资本的结合就难以实现,类似抵押、贷款等就无法进行;由于缺乏权威机构对艺术品鉴别,使金融机构在投资或在艺术品抵押时面临困局;艺术品评估体系的欠缺,增加了金融机构对艺术品资产定价的难度;没有对艺术品身份、艺术品交易人等信息进行统一登记的信息平台,缺乏对艺术品市场统一管理的监管机构。

大家都知道,鉴定艺术作品的真伪一般是要依靠鉴定人的眼力和记忆的事情,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标准,也难以找到什么都懂的通才鉴定师,官方指定或社会公认的鉴定评估机构就能不犯错误?而又由谁来认定这些权威鉴定评估机构?所以,艺术品金融化的基础就是要尽量将鉴定评估做成权威化、标准化和数量化,但这却是十分难的事情。从国际上艺术品金融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发展缓慢、规模不大也都是因为艺术品的这些个性问题难以解决。因而我国的艺术品金融化的进展也不会太快,欲速则不达!

另外,看一下艺术品的价格增长曲线,可以看到艺术品的投资周期比较长,一般要几年到十几年,艺术品交易的成本也比较高,把握投资机会的难度也比较大,所以投资艺术品不能只想一、两年就赚出差价来,而目前国内设计出的艺术品基金的时间都比较短,23年而已,这就很难达到投资回报的目的。

 

四、艺术品金融化的可行性与发展顺序      
   
目前,国内艺术品的投资收藏多数是散户个人的行为,开始出现一些机构投资与合伙投资的方式。大家在研究的课题多在艺术品按揭、艺术品担保、艺术品典当、艺术品保险、艺术品基金和艺术品信托上,这些金融工具在艺术品方面的普遍应用还需要少则56年,多则十几到几十年的时间。
   
艺术品证券化的实行似乎还要遥远一些,也要困难许多,它应该建立在艺术品基金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艺术品首先不具有权属的可分割性,也无法像股票那样分红,没有基本面的支持,因而“艺术品股票”只能靠本身增值吸引投资者,因此它更像商品期货,但艺术品又是一种复杂的商品,其具有的“孤品”特征又会造成定价的主观性过强,而到合约到期时,“股民”最终也不能靠“提货”来结算。所以艺术品证券化是一种既不像股票,又与商品期货迥异的特殊混合体。

             
五、拍卖在艺术品金融化过程中的地位
   
艺术品的金融化是植根于艺术品市场上才能存活的,尤其对于作为艺术
品二级市场的拍卖市场来说,艺术品金融化作为服务工具,将十分有利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因此艺术品拍卖与金融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在艺术品金融化的创新发展之中,仍不能忽视拍卖的作用:       

1、拍卖市场固有的艺术品市场价格的标杆作用;

2、大量艺术品拍卖的数据库对于艺术品鉴定和评估是不可或缺的参照系和样品库;
    3
、拍卖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使得拍卖场的数字更公开透明,信誉度更高;

4、拍卖是艺术品变现的最佳方式。目前试行的天津文交所等艺术品证券化的最后清盘结算仍然要依靠拍卖市场作为变现工具,因此拍卖作为价格标杆和结算变现工具仍不能被取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