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间,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中国书画、油画的市场有所调整,许多作者的作品价格出现下滑,但在国际市场的带动下,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出现突然拉升,因此给愁眉不展的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

北京翰海2007秋季拍卖会现场
2007年春拍,中国嘉德继续保持前进步伐,新的记录继续出现。陈逸飞的成名巨作《黄河颂》以4032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创下了中国内地油画作品成交价的最高记录。在北京保利春拍中,吴冠中的油画《交河故城》以4070万元人民币再次刷新内地油画拍卖最高纪录。在中贸圣佳的春拍中,《徐扬南巡纪道图手卷》以3696万元成交。
嘉德2007秋拍中,国宝级珍品明代仇英《赤壁图》拍出7952万元的“天价”,创下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世界纪录。仇英为明代“吴门四家”之一,其画作历来受到收藏家的珍视。仇英传世作品非常少见,多为各大博物馆所藏,流散民间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此幅《赤壁图》被收入《石渠宝笈初编》,定为上品。目前考证到的最早收藏者是晚明的张修羽,之后曾先后被康熙皇帝的三皇子和乾隆皇帝收藏,辛亥革命后被末代皇帝溥仪携出清宫散落民间,民国期间为天津实业家张氏收得,密藏八十余年。这样难得的绝品,看起来真是有些可望而不可及。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手卷是一对老夫妇步行送到嘉德的!这位委托人是名人后代,他此前曾经与嘉德进行过小件拍品的合作,但谁也没想到老夫妇竟有如此国宝。

仇英《赤壁图》成交于7952万元
另外,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十锭)经过数番激烈竞价,最终以44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卖成交,创下中国古代文房类拍品的世界纪录。该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是由清代著名的四大墨王之一的汪节第精心设计制造。全套集锦墨共十锭,色彩不同,造型各异。每枚墨锭一面阴文楷书填金乾隆御咏西湖十景的七言律诗;一面精模印浅浮雕西湖十景图画,如“苏堤春晓”、“雷峰夕照”、“平湖秋月”等,色彩艳丽夺目。
嘉德秋拍“油画及雕塑专场”共有四幅陈逸飞的作品上拍,画家“西藏系列”中最具特点的作品《龙眼》以1019.2万元的高价成交。《西厢待月》、《仕女》和《藏女》也分别以929.6万元、358.4万元、313.6万元的价格成交。从成交情况看,陈逸飞作品价格稳定,依然领衔传统油画市场。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先生的油画《孙中山》以896万元高价成交。

靳尚谊的油画《孙中山》以896万元成交
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一对清朝乾隆年间的紫檀方角大柜,以28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中国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方角大柜高约2.5米,由精选紫檀大料制成,是俗称“满彻”的紫檀家具。此柜有门闩,带柜膛,柜子侧山为紫檀实木板,后山是两扇可拆下的独立“扇活”。扇活制作虽费工费料,但搬运中可以拆下,便于减轻重量,实用性强,是宫廷家具讲究的做法。
保利秋拍的“当代艺术专场”成交率84%,总成交额达7800万元人民币。当代艺术市场告别2006年的过热行情,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市场价位日趋合理。如刘小东《傍晚的火》成交价为616万元人民币,曾梵志的《无题》和《天空系列》分别以560万元、504万元价格成交。
2007年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特点主要有几点:
1、2007年底,中国书画已经走出低迷期,回暖转强信号明显。2007年成交价前100名的中国书画,其成交总额达到了12.51亿元,与2006年成交价前100名的中国书画成交总额8.67亿元相比,增幅达44.30%。
2、瓷器专场仍旧是各大拍卖公司追逐的重点,因此,每年春秋两季拍卖会中,拍卖公司都会把瓷器专场作为重中之重,进行精心的准备。2007年成交价前100名的瓷器中,共成交了14.86亿元,与2006年成交价前100名瓷器总成交额11.69亿元相比,增加了27.12%。
3、杂项拍品异军突起。在收藏品市场上,人们习惯把除中国书画、油画、瓷器之外的藏品统称为杂项、杂件。杂项藏品在拍卖行里一直相对处于弱势,所以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古玩杂项的成交业绩相对书画、瓷器相差较远。不过,随着收藏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收藏投资者对古玩艺术品的挖掘力度加大,古玩杂项也逐渐彰显出了自己的投资魅力,越来越受到藏家的青睐。在2007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古玩杂项表现也最为抢眼,不仅成交情况十分良好,而且整体价格也出现了大幅的上涨。如2007年成交价前100名的古籍善本,成交总额达到了8576.8万元,与2006年前100名成交4255.8万元相比,增幅达到了101.53%;2007年成交价前100名的玉器,成交总额为5.47亿元,与2006年的2.86亿元相比,增幅也在91.26%。在杂项拍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的邮品钱币板块,2007年成交前100名的拍卖品共成交了7754.6万元,也比2006年的5146.2万元增加了50.6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