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拍卖史话(12)1998年──艺术品拍卖出现下滑
(2009-02-22 10:48:31)
标签:
拍卖史话亚洲金融危机1998孙大光杂谈 |
分类: 艺术品收藏与拍卖史话 |
此时,国外买家到国内参加拍卖会的人少了,书画、古董的市场价位出现了下滑,拍卖品的征集出现困难。一些不重视自己公司品牌和声誉的拍卖公司,对拍卖品缺乏严格的鉴定把关,将赝品、劣品带进了拍卖场,使艺术品投资和收藏家们无所适从,从而加剧了市场的跌势。价位的低靡,使艺术品的收藏者不愿意送拍卖品到拍卖行,拍品征集出现青黄不接,甚至无米下锅的情况。1998年北京文物艺术品“大拍“的场次和成交额都比1997年有所减少,规模有所减小。
中国嘉德春拍的中国书画专场中,一幅傅抱石1960年创作的巨幅山水画《龙盘虎踞今胜昔》在拍卖场上以374万元成交;瓷器专场中一件清雍正“清花釉里红龙纹天球瓶”的成交价达440万元;一清乾隆“紫檀雕缠枝莲纹平头案“的成交价达132万元。
北京翰海的春拍推迟到了8月初,业内由此起来一片“征集不到位”的猜测。翰海的秋拍是与浙江省绍兴市的艺术品拍卖行合作,于12月15日-19日在绍兴轻纺城小小大酒店举行的。秋拍中,一件宋代“官窑琮式瓶”成交于1045万元的高价,傅抱石的《青山飞瀑图》成交价达到467.5万元,清乾隆“粉彩花卉天球瓶”在346.5万元价位上拍出。
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1998年春拍举行了原国家地矿部部长孙大光、张刚夫妇捐赠教育基金中国书画专场引起轰动。这是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中第一次举办募捐义拍专场,拍卖中李可染的精品佳作《九牛图》,成交于330万元,创下了李可染作品的国际拍卖最高价。
新的艺术品合作拍卖和募捐拍卖的频繁出现仍旧成为1998年的新气象,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与北京友谊商店古董瓷器的合作拍卖以及与燕莎友谊商城的中国字画等的合作拍卖;荣宝艺术品拍卖公司和南京王朝艺术品公司的合作书画秋拍专场以及翰海在浙江绍兴举行的“秋拍”都表明了“强强结合”下合作艺术品拍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