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愚昧的原始拍卖

(2008-04-13 17:30:37)
标签:

女囚

买卖婚姻

奴隶

古巴比伦

商人

拍卖

财经

分类: 艺术品收藏和拍卖理论与实践

    当今,艺术品的拍卖遍及各个国家,不断出现的新的艺术拍卖品种和不断刷新的拍卖价位新高轰动着整个世界。谁曾想,这种高雅的艺术交易形式的起源却是充满人类早期的愚昧、残酷和血泪的。

    拍卖最早见诸于文字的记载,是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对古巴比伦婚姻拍卖市场的描述。当时拍卖主要用于对待嫁妇女的买卖。这种拍卖每个村落一年举行一次。待嫁的女孩被集合到一处,求婚的男子则在她们的外面站成一个圆圈。拍卖人按照漂亮程度的顺序一个个把这些女孩叫出来,在场的男子纷纷出价,以期望得到最美丽的姑娘为妻。对最后剩下的比较丑的姑娘,拍卖人采取贴钱作为陪嫁的方式,使那些没有钱而又想娶媳妇的男子可以竞争这些带妆金的姑娘。拍卖介入婚姻,是古巴比伦自始至终盛行买卖婚姻的结果,在买卖婚姻的结果,在买卖婚姻中加进竞价因素,使新娘得到最大限度的身价是巴比伦人的一大发明。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买卖奴隶盛行,在雅典,奴隶与其它商品一起陈列于市场,按他们的性别、年龄、特长等采取公开竞价拍卖的方式出售。当时,社会上活跃着一小批专事买卖奴隶的职业商人,有些还兼作奴隶买卖人。

    古代掀起拍卖高潮的是好战的古罗马。每当战争爆发,大批商人就随军出发。一旦罗马获胜,罗马士兵们就将长矛插在地上,四处堆满掠夺到的多余的铠甲、军服、武器和生活用品等战利品。士兵则面向这些随军商人拍卖战利品。通过拍卖,士兵普遍都能大发一笔战争财,而商人则在二手倒卖中赢利。罗马独裁者凯撒和皇帝奥里利厄斯,执政期间都曾因国库空虚、财政拮据而举行过拍卖。他们先后拍卖过皇室的家具、珠宝等祖传物品,用于支付欠下的巨额债务。

    直到18世纪,英国才出现专业的拍卖行。英国殖民者出于对外领土扩张的需要,对“犯人”采取“以役代牢”的量刑方式,把囚犯和奴隶拍卖到北美的“种植园”去服苦役,女囚、女奴被拍卖后的命运就更加悲惨。美国文学家怀尔德曾对当时拍卖女囚作过这样的描述:拍卖的日子到了,女囚每人发了一块肥皂被人带到河边去洗澡。回到监牢,又穿上最好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拍卖开始了,只听到拍卖台下男人们激动的喊叫和粗野的狂笑。拍卖师把第一个女囚叫出时,台下的叫喊声更响了。女囚一步步走到拍卖台边,竞价开始了,有人出250英镑,又有人加价到500英镑,多轮紧张竞价后,有人愿出2100英镑,拍卖师连呼三次,没人再应,便猛击一下石块,宣布拍卖成交。买主当场从布袋里数出2100英镑交给拍卖师,拍卖师则把女囚犯的判决书和拍卖契约交给买主,“人钱两清”了。

    以人作为拍卖标的的拍卖,是早期的人类拍卖史。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渐渐提高,拍卖的标的已发展的很多很多,但人类却永远不会再拍卖同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