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尔滨“天价鱼”论战:光盯鱼天价 不论嘴无德

(2016-02-16 17:28:37)
标签:

杂谈

亲们请看新闻大咖汤计的独家品论

春节刚过,哈尔滨热了。非气温回升,而是一锅万元鱼大餐,烧热了北国冰城。常州游客陈先生,微博投诉称:年节期间,在哈尔滨北岸野生渔村吃鱼,被宰一万多块钱。此后几天,“天价鱼”不断发酵,演绎成了舆论事件,剧情也一波三折,还有翻转……程度不亚于去年国庆的青岛天价大虾。

但纵观“天价鱼”论战,人们的讨论多停留在价格是否高了,有没有欺诈,政府该不该插手?公说公有理,婆说有理,但有一个事实却被大家忽略——那条被人宰割的水中大熊猫鳇鱼,没人关心它的命运,该不该吃?

鳇鱼起源于白垩纪,享有水中大熊猫的美誉。鳇鱼属于鲟科,鲟科中又分鲟属鳇属两种鱼类,其学名叫做达氏鳇。据介绍,鲟科鱼类全世界有28种,国内有8种,6种已经濒临灭绝了,其他2种主要分布在抚远县境内的黑龙江江段,是史氏鲟和达氏鳇。这是全国唯一能够形成捕捞产量的2种,统称鲟鳇鱼。鲟鳇鱼和恐龙同时代,起源于白垩纪时期。1998年联合国《华盛顿公约》将鲟鳇鱼认定为濒危物种。黑龙江抚远县因生产鲟鳇鱼而被称作鲟鳇鱼之乡,全国最大的鲟鳇鱼繁养基地就坐落在这里。由于过分捕捞和生存环境恶化,黑龙江鲟鳇鱼已经面临灭绝的危险。专家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作为淡水鱼中的珍稀物种鲟鳇鱼将不复存在。

某个事物被标注珍稀”“名贵,似乎难逃诸多不幸,不是濒临灭亡,就是难寻踪迹这里面,猎奇占有心理作祟为其一,越是稀少,一些人就想法设法去得到,一睹为快,一吃为乐,从视觉、味觉等方面满足个人的欲望,在享受中实现其所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追逐利益不择手段为其二,有需求,一些人就会干起不法买卖,在满是利欲熏心中剥夺珍稀物种的生命。史氏鲟、达氏鳇是黑龙江流域特有的极具经济价值的大型鱼类,其肉食用价值很高,其皮可制成优质皮革,特别是由其卵加工成的鱼籽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黑色黄 黑珍珠之称。一条母鲟鳇鱼能做出其体重15%的鱼子酱,一斤能卖三千多元,按照这条鱼700多斤的保守估计,仅鱼子酱价值就超过30万元。

在新常态下,我国着力进行消费侧和供给侧改革,消除供给和消费的矛盾。如果这样的改革思路用在水中大熊猫身上,我们一方面要满足消费者的合理消费,另一方面要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绿色消费,让人们明白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吃,也要讲口德,讲嘴下留德、嘴下放生,国内共有8种鳇鱼已经有6种濒临灭绝,剩下2种岌岌可危还要吃?这样的消费观念,这样的食文化素养,我们是否应该深刻反思?

当然,鳇鱼的命运,我国已经通过法规来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的生存权利。黑龙江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黑龙江省鲟鳇鱼管理办法》,通过建立保护区,强制休渔,降低鲟鳇鱼捕捞量等措施,为鲟鳇鱼提供安全的生息繁衍场所。但上述措施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每一个人,包括消费者都要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在力所能及地的范围内去保护珍稀物种

我更希望“青岛天价大虾”事件过后,人们能更多关注海洋的现状;哈尔滨天价鱼肉”事件过后,人们能更多关注身边的每一条大江大河的生态,这应该成为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后的最大收获

当然,我们还要爱这两座城市,尽管它们以样糗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当我们再次光临上述城市时,希望能以正确的“口德”享用鱼的美味,以绿色文明的消费观念享受“口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