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问题奶粉曝光前,我从未听说过三聚氰胺。“三鹿”问题奶粉曝光后,我仍然停留在“不法商人所为”的简单思维上,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会有多么严重。直至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2家乳品企业生产的奶粉都程度不同地含有三聚氰胺以后,我才大梦初醒似的惊出一身冷汗。
我的惊愕,不仅仅是担忧消费者,三聚氰胺事件使我产生四大忧虑:一是忧虑亿万消费者的健康,二是忧虑民族乳品工业的发展,三是忧虑千千万万奶农,四是忧虑成千上万乳业员工的饭碗。真的,我每天都饮用鲜奶,那天晚上听了报道,第一个自然反应是:明天改喝豆浆吧。如果全国牛奶消费者都这样,麻烦不就大了?
17日上午,我怀着沉甸甸的心离开呼和浩特,前往内蒙古丰镇市。一路上我两眼盯着车窗外,眼前不停地闪现着奶牛与病儿……司机小刘奇怪地问:“汤主任,你今天好像有心事?”“啊,我在想牛奶里的三聚氰胺。”我漫不经心的,像是回答又像自言自语。
问题奶粉一公布,全国一片讨伐声,乳品企业一片道歉声。可是挞伐之后,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如何挽回?乳品企业的信誉指数如何挽回?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
然而,在丰镇市我惊喜地发现,这里的领导针对问题奶粉迅速推出三大措施从牛奶源头切断三聚氰胺。16日晚上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2家乳品企业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后,丰镇市委和政府迅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从牛奶的源头查处三聚氰胺。丰镇市的三大措施:一是立即成立奶源专项检查治理领导小组,对全市98个奶牛专业村和16个奶站进行监控检查;二是各乡镇干部包村进户调查奶农是否添加过三聚氰胺;三是从即日起停止给奶牛喂食外购饲料,奶牛饲料改用玉米等青饲料。
据介绍,丰镇市2004年从澳大利亚引进3000头优质荷斯坦奶牛,至今已经展到现有优质奶牛4.1万头、年产鲜奶8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来自奶牛业。今天早晨6时,丰镇市委书记霍建设带领公安、检察、畜牧等部门领导进奶站窜农户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走,了解包保的干部们是否在这次鲜奶检查中真正尽职尽责了。
别说,政府重视了就是不一样,对全市奶牛饲料和奶站的突击检查,还真就发现了饲料中的疑似三聚氰胺。丰镇市巨宝庄镇检查组发现奶农家中放置的150公斤袋装奶牛饲料,都附有一小袋约0.5公斤的添加剂。奶农称之为“蛋白精”,奶农们说每次给牛喂饲料时添加一小匙以提高牛奶的蛋白。检查组将全市的外购饲料封存,奶农们给奶牛喂饲料都转变为自家加工的原始饲料。
我在丰镇市看到,各奶站今天收购的鲜奶都进行了三聚氰胺检测,凡含有三聚氰胺成份的鲜奶,奶站全部做倒掉处理,但奶农们上交的牛奶还记数,倒掉的鲜奶损失由政府承担。丰镇市的做法使我认识到,只要奶牛饲养地区的政府下大力气堵住奶牛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堵住奶站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堵住加工企业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三聚氰胺问题不难解决。
由此,我进一步想,如果生产者、管理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与消费者真正有了共识,我国的食品工业从此将会走向一个全新的天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