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原生态拾趣(图)(之四)

(2008-03-27 23:01:06)
标签:

杂谈

 

 城里人给我们锄草种地

  大庙,乌兰察布草原南部的一个小村庄。傍晚,五六个城里来的雇工荷锄归来,农民刘占狗把当天的工钱挨个儿点给他们,一挥手说:明天再来。

   刘占狗是内蒙古察右前旗大庙村的农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他从信用社贷款23万元,买了26头奶牛,牛多人手少,他的饲料地就由外来雇工耕作了。

  我们全村390口人,养了480头奶牛,农忙时,雇佣外来工是常事。村委会主任李仁义说。一年前,记者来过大庙村,那时的大庙村农民们住的多数还是土坯房,但家家户户都养着奶牛,现在几乎全变成了砖瓦房。村里多了几家小饭店、小商店,都是县城里的人办的。

 

  6月,大庙村到处在施工。时隔一年,李仁义手里的移动电话也由老式机换成了新潮的CDMA手机。李仁义说:去年,常年有7家建筑队在村里施工,今年有11家,盖房子、建棚圈、砌青贮窖。

http://www.nmg.xinhuanet.com/xwzx/2003-06/26/xin_bf7d908fb03c489dbb1adc62af518d1b_xin_6867c1e7d81241b3b53a3c6df4350786_D.jpg

察右前旗玫瑰营镇农民在退耕地里种草

  大庙村原来以农为主,养奶牛不多,但有30多年的历史。2001年,当地的一家乳品企业在这里建了收奶站,农民们把大量退下来的耕地种上牧草,没退的水地也种上饲料,政府贴息,信用社在这个村注入500多万元帮助农民调整生产结构。

  不到三年,大庙村富了。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这伙人,以前老想种好地、多打粮,越种越穷,现在不种地种草倒好了。刘占狗说:口粮粮店买,早点饭馆吃,奶资银行开,家家都电器化了。

  大庙村离县城不到 10公里,每到春种、秋收,就有几十个城里人来这儿打工,他们每年挣走的工钱有十几万元,李仁义说:不多,不多,我们全村每月奶资进帐60多万元,现在的存款是110万。


背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http://www.nmg.xinhuanet.com/xwzx/2003-06/26/xin_8e51561a67c94e7bade0d17056511a56_xin_3e1a6a57779b4098808d7dada1a05f20_1.jpg

察右前旗退耕还草项目区内一片郁郁葱葱

内蒙古向来是和草原联在一起的,绿色是内蒙古的灵魂。这里的13亿亩草原构成了整个中华大地的生态屏障。

  然而,百余年的垦荒与无序开发,使这块屏障日渐褪色、残缺。1999年卫星遥感调查显示,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面积已超过60%。在全国沙化速度最快的七处地区中,内蒙古占了四处。世纪之交的几年,提到内蒙古,很多人不再联想到草原,而是——沙尘暴!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内蒙古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天然草原保护等七大生态建设工程都把内蒙古列为实施重点,项目覆盖全区90%的旗县,投入资金超过50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草原生态恢复与建设当作头等大事,让草原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是2300万蒙汉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截至目前,内蒙古已经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近2000万亩,落实退牧还草工程5000万亩。此外,各地群众还自发地完成了退耕还林还草上千万亩。

  去年以来,在连绵喜雨滋润下,国家的生态投资、地方百姓的艰辛付出开始得到大自然的回报。仲夏季节,千里草原鲜花似锦、绿草如茵,风吹草低、苍天碧野的秀美景色正在梦境般地重现在世人面前。(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