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验决定孩子的一切

(2008-10-20 17:14:43)
标签:

育儿

仔仔

胎教

体验

双语

潜能

音乐

大脑突触

分类: 〓猫心育鼠仔〓

         http://sign.liba.com/img_baby367306_2067305.png            

 

时代杂志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句话——“大脑发育最重要的阶段是幼儿期,丰富的体验更能丰富大脑。”

 

幼儿的智力发育关键看大脑突触的生长是否充分。体验越多,就越能刺激大脑突触的生长,从而刺激幼儿潜能的开发。

科学研究发现,0岁幼儿的一个脑细胞拥有突触1500个,说明幼儿在母体里已经开始体验之旅了。所以胎教是一定有益处的,音乐、说话、走路……等等,都能在孕期对肚子里的宝宝造成“体验”,完成最初的大脑突触的生长,同时保持记忆。

回想起我当初对仔仔进行的各种胎教,播放音乐、朗读讲故事、对话、散步……等等,就已经促进了大脑突触的生长,并留下了记忆。所以现在仔仔对音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同时表示出认同未出生前所听到的音乐。

 

到6岁时幼儿的一个脑细胞拥有突触为15000个,0-6岁是突触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幼儿体验最丰富最旺盛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我们做父母应该尤其重视。要给孩子创造能够拥有丰富体验的环境。到14岁时,孩子的一个脑细胞拥有的突触降低为7500个,因为幼儿时期一些体验退化造成突触也退化,经过优胜劣汰,淘汰掉一些没有用的突触,比如“幼儿吃手”等行为体验。

 

总的来说,幼儿突触的发育与体验有直接关联。怎么来看待幼儿体验的重要性呢?这有一个我听来的例子。普通人中,如果有人听到歌曲可以写出五线谱,那么我们肯定认为他是一个音乐天才,反之,如果有人听到一段话写出文字,那我们还会认为他是语言天才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人都会。

 

其实这两种行为都是一种模式,即“声音—符号”的转换。可为什么前者会被看做是天才,后者却不是呢?因为体验不同。大多数人对音乐的体验是从上学开始,还只是一周一两次的音乐课有体验,平时谁又会用音乐代替说话呢?这就是体验少。而文字,是从小就开始接触,一直到高中,几乎天天都会认识生字生词,每天我们也都在说话朗读,体验是巨大而丰富的,所以人人都会听一段话写出汉字。

 

言之,如果我们把一个孩子成天都放在音乐的环境里,从小就让他听音乐写五线谱,天天如此,时刻如此,那这个孩子长大后听见音乐,就会像普通人听到一段话那样,顺利地写出五线谱,这也是很正常的行为了。

所以,体验决定孩子的一切。

 

你想要发展孩子哪一方面的潜能,只需要让他多体验,给他创造能够时刻体验的环境,那么你的孩子学什么都是很轻而易举的,特别是0-6岁的阶段。

 

为什么主张温度适宜的时间里间量别给孩子穿袜子呢?这也和体验有关联。因为幼儿足底的感触细胞最多最活跃,光着脚丫,反而会更好地让孩子体验不同质感的物体,增加孩子的体验度。如果老是用袜子捂着双脚,孩子的足底始终只会反射袜子的体验感,造成体验的缺失。这一点上,我给仔仔就是这样做的,只要不是突然降温或者太寒冷,我尽量都让他光脚体验,包括头部,很少带帽子。

 

再说音乐,一些家长可能光给孩子放儿歌听,每天都是听一样的音乐。当然,重复性是好的,孩子往往喜欢重复地去做一件事或听一种音乐,但长期重复就会让体验变得固定化。孩子对音乐的敏感度是超出于大人的想象的。所以,我觉得最好给孩子听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比较好,什么轻音乐、古典音乐、爵士乐、现代乐……都可以给你的孩子听,最好分时间段听,半个月听一种音乐,等孩子熟悉接受后再换,增加各种乐感的体验,刺激孩子大脑突触的发育,对孩子以后的乐感很有帮助。

 

同时也尽量让孩子多感官的去听音乐。现在仔仔听音乐的时候,我会唱的就会同步的唱给他听,不会唱的就在他背上随着音乐打拍子,这样就能让孩子多感官的感受音乐。听音乐的顺序最好是从纯音乐开始,过度到带词的,然后逐渐过度到有情境的歌曲,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再说说现在流行的双语,同样也是双语种体验下刺激孩子的语言能力。孩子一出生,就处在语言旋律中。还在出发点上的新生儿,有能力学任一语言,就算同时学好几种语言,也没问题。只是他们的语言学习力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两个月大的婴儿,牙牙学语声不断,到了六岁大,就已经习惯用母语。

 

双语环境对婴儿来说,是一种智力体操,有助于智能发展。就好象多出一双眼睛及一对耳朵,只是双语不能刻意教,而是从生活中学习而来。

换句话说,如果每天都用两种语言跟婴儿沟通,就像异国婚姻家庭一样,他可以很自然学会两种话语。如果孩子过了牙牙学语期,不用担心,专家认为,三到七岁是非常适合学外国语的年纪,此时最好用循序渐进,有趣的方式教,不要造成他的负担。

 

在让幼儿学习双语的过程中,始终要记住:一定要在尊重幼儿母语文化的前提下让幼儿了解您所说的语言的文化。

还有一点要值得注意:给孩子练习和沟通的时间,当孩子要应付两种语言系统时,他们的语言发展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对此大人应有心理准备。

 

不管是从哪一方面培养孩子,都希望爸爸妈妈们尊重孩子的选择,要充分肯定孩子,营造鼓励的环境,父母双方态度要一致性,要时刻认同孩子的表达。这样,多种体验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潜能,体验越多越丰富,孩子的潜能就会激发得更彻底。这关键还取决于我们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善加培养,相信孩子都有出类拔萃的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母子连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