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备课与口算除法备课及备课反思
(2012-02-18 10:02:20)
标签:
宋体除法估算位数笔算杂谈 |
分类: 教学杂记 |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原创)
郭桂兰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教学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主要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同时,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也在这里大致完善了。教学时要注意渗透估算,特别是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经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过程,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笔算,同时运用有关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能正确地计算“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的除法”。
六、单元教学措施: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为一体。
教学时,要注重结合教材创设的“大情况“,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方法,体验计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价值。
2、重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构建。
本单元教学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继续,学生已有一定的提示问题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注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
3、重视估算。
估算既是知识目标,也是能力目标。教学中,可以把估算作为计算的一种策略,同时,也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笔算前先进行估算,笔算后再用其对计算的结果作出判断。
4、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一是计算技能方面的评价,二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评价,三是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评价。总之,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七、课时安排:13课时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
整理和复习
课时备课
课时1:口算除法
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1.
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法。
4.如果不分小木棍,我们又怎么口算60÷3呢?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5.
80÷4
(1)
(2)说说口算方法。
二.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3.
360÷6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2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17页1.2
六、备课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简单,整节课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1、最高位比除数大,并且有正好的口诀,只需要由最高位去除,0写到商的末尾即可。2、最高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两位并且有正好的口诀,只需要用前两位去除,0写到商的末尾即可。3、判断商末尾的0与被除数末尾的0的关系,有时为什么上的末尾要比被除数少一个0呢?相信每个环节配备好练习后学生口算会掌握的较好,而且思路会很清晰清晰。还要让学生把怎样想得也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算理明确。
课时2:除法估算
教学内容:16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能力目标: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加,减,乘的估算方法,同时在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除法估算,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得出除法估算的方法。在学习时使学生意识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教学过程:
一、口算。120÷3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
120÷3=40
40+1=41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三.
做一做:
1.
2.
四、布置作业:第18页6、7题。
板书设计
五、备课反思:
估算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难点,例题的教学旨意在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果学生掌握的并不会很多。随后我要以练习中的两个题为例进行了方法上的归纳和整理。让学生看除数,根据除数想关于除数的乘法口诀:如178÷6,看6想到三六十八,所以结果就是30,410÷7,看7,想到六七四十二,所以结果就是60。一个简单的讲解和归纳就让学生全部掌握的除法估算的方法,实际上教学中的两种方法,学生基本倾向第一种想口诀法,使用第二种分解总数,再想得数的很少。
课时3:口算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17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听算
6÷2
8÷4
10÷2
24÷3
70÷7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297÷4
8÷2
18÷3
54÷9
8×9
5×8
四、说一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总结: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六、备课反思:
练习课中加强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注重了估算口算的练习,为学生学习笔算打好基础。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班里有学生对于口算、估算有困难的,一定要找出原因,针对错题的状况,与全班同学一起研究,彻底改正,课后再找几名成绩好、理解透的学生对他们进行辅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