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现在物流 |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实现社会的分工合作,通过交换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换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交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首先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开门七件事,尽在超市中”,人们通过不断购买来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与商店、商人建立最广泛、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商业的当事人,在这个接触中不热情、不友好、不平等,仅表现为冷冰冰的金钱交换关系,那就无和谐可言,更谈不上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反映不了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
第二,人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所获,换取自己生存的必要商品,既实现了自己的劳动价值,也完成了社会职责,他必须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在现实中,如果这个交换不等价、不诚意、不真实,存在着虚假和伪造,存在着假冒伪劣商品,甚至出现欺诈、欺骗与掠夺,既恶化了人际关系,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破坏。
第三,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个人,他的付出劳动,他对社会的贡献,如果得不到承认、得不到应用的回报、得不到公平的待遇,不仅失去了对社会、对人的信赖、信任和信心,也会萌发种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第四,和谐社会要以和谐的生活环境为条件。商业,特别是零售业不仅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用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而且在不断营造舒适、宽松、安全、优美的购物环境和消费环境,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现代零售业要充分发挥社会职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和为上、人为本”这是商业的本质所决定的。
商业是为服务而产生、为服务而存在、为服务而发展。服务是它的天职,是它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说生产部门的价值在产品,那么,商业的价值在于服务。以人为本,以和为上,以广大消费者为对象,和气、和颜、和蔼、和衷,精心服侍,全心效劳,才能显示商业的本色,也才能为构筑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和气生财”,这是经商之道。
财从和起,利从和生,只有和气待客,才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凝聚一批忠诚的顾客,吸引更多新的消费者,构成相对巩固的庞大的消费群体,以人气促商气,以商气促财气,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基本条件。
商业的竞争,是单体企业在同一商圈内、同一业态、同一门店之间的较量,看谁能聚集更多的消费者。它不取决于企业的规模,也不完全取决于价格,而取决于企业对消费者的“信”与“和”。“信招千里客,和动万人心”,它们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和长期起作用的基础要素。
“和衷共济”,双赢共存,这是商业处世的基本原则。
商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纽带,与各个方面都发生密切的关系和紧密的联系,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不仅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有机结合、有序运行、协调发展的前提。这些关系包括批零关系、零供关系,商业与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及与广大消费者的关系,可以说是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实施双赢或多赢战略,对任何一方的损害,其结果也就损害了自己。只有互利,才能共存;只有和衷,才能发展。
任何一种损害社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商业行为,都是非法和违法的,最后的结果也损害了自己。
“和而不同”,这是商业经营的基本策略。
和不是重复,不是雷同,不是都去从事同一业态,同一品种。零售企业之间之所以能和谐相处,完全是各有特色、各有优势而聚集在一起,产生群体效应,优势互补,促进有序的竞争。“同而不和”、重复经营、雷同化商品、一般化服务。为了争夺同一需求取向的消费者,必然产生同业损害,恶性竞争,自相残杀,两败俱伤。★ 黄国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