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错了“蒜”盘?

过度炒作,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也是泡沫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引起警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29/06072ee51e5142228f6dbe86531580f9.jpeg
自古以来,算盘就是用来算钱的,打错了算盘,就会算错了钱。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工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算盘已逐步退出社会经济生活。但是,算钱却永远不会消失、永远不会退出。算不好,就会出现损失。可不,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热衷于农副产品炒作的人,就打错了“蒜”盘,正面临利益受损的痛苦呢。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底以来,冷库大蒜开卖后的价格一路下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每斤就下跌了三四毛钱。而之前将大蒜存入冷库储存的贸易商,现在一吨至少要赔上千元。由于不看好后市行情,眼下一些贸易商出现了恐慌性抛货。
虽然说保持一定库存,是企业或经营者必须做出的一种选择,也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方式。但是,库存是有讲究的,也是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而不是想存多少就存多少,想怎么存就怎么存。尤其是想通过囤积制造市场价格紧张的行为,是应当受到制止和打击的。
然而,从近年来市场的商品、特别是农副产品供应情况来看,却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现象。一些资金实力较强的贸易商、中间商,也包括很多热钱,动辄进入农副产品供应市场,通过囤积方式,制造市场紧张气氛,从中牟取暴利。如出现的蒜你狠、姜你军等,很多都是资本进入以后出现的,是投机、炒作等形成的。也正是因为资本的过度介入,以及少数不法商贩的非法行为,导致市场供应秩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而从此次大蒜价格大跌的情况来看,毫无疑问,是囤蒜者打错“蒜”盘、受到市场惩罚的表现。因为,从2015年开始,大蒜价格就一直处于高位。处于高位的原因,除了大蒜种植面积减少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贸易商、中间商囤积造成的,是人为造成了市场的恐慌和价格的不合理上涨。随着蒜农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多,囤积大蒜也面临了十分严峻的考验,继而造成蒜价的大幅下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29/7f7a0d4e86f14409a31eb050af974e65.jpeg
切不要以为大蒜价格下跌是带给消费者的福利,大蒜价格,原本就不该这么高,不该以这样的方式存在。纵然蒜农种植面积减少,也不至于能够让价格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不至于把价格推得这么高。所以,既然贸易商、中间商、热钱等愿意把大蒜价格炒上去,那就应当有接受大蒜价格大跌的心理承受能力。对贸易商、中间商、热钱等出现的严重亏损,不应当有任何同情。
事实也是,在市场经济下,商品的价格高低,应当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可是,从近年来农副产品价格的变动情况来看,人为干预市场、破坏市场平衡关系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在楼市陷入平静、股市又持续低迷、实体经济普遍效益不佳的情况下,很多资本拥有者、热钱拥有者就开始转向农副产品市场,在农副产品市场寻找炒作机会、投机空间,开始频频对农副产品进行恶意炒作。结果,导致农副产品价格极不稳定,大起大落现象十分严重,不仅严重伤害广大居民的利益,也严重伤害一般经营者的利益。很多经营者表示,这样的价格变动,实在难以经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贸易商、中间商、热钱等的恶意炒作,导致国内大蒜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不仅影响了国内居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大蒜出口。很多原本可以通过出口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的手段,也因为国内大蒜价格过高、出口数量下降,倒逼其他国家蒜农也加大大蒜种植力度,增加市场的大蒜供应,从而使中国的大蒜出口难以稳步增长。眼下,虽然大蒜价格与往年相比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可是,出口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很多地方甚至减少了。显然是得不偿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29/79d5fb5b3cd048b985b33c7c0e4d620f.jpeg
对大蒜等农副产品来说,价格还是应当以稳为主,而不应当出现大起大落现象。资本可以进入农副产品市场,但决不能以炒为主、以炒为上。不错,炒作确实可以获得一时之利,只是,市场不是炒作者能够控制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炒作者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惩罚。大蒜炒作者们出现的亏损,只是市场给予的小小惩罚。如果再不收手,更大的惩罚还在后面。这样的惩罚,何时能够转入到楼市,才是公众最希望看到的现象。对广大居民来说,只要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怎样变化都能接受。而如果是炒作造成的,就难以接受了。正因为如此,有关方面应当对已经出现的大蒜价格大跌进行专题研究,找出问题症结,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谭浩俊【原创】
更多精彩文章,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tanhaojun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