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清单越透明,政府公信力就越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只是,有些政府工作部门,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http://p9.pstatp.com/large/31be0003eb538d7a26e4
21日,随着财政部、审计署等中央部门公开2016年部门决算,又一年中央本级决算公开在盛夏时节如约而至。据统计,今年共有103个中央部门同日“晒”出年度收支账本,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系首次公开。
众所周知,从2011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决算“账单”至今,政府账本公开路已经走过第7个年头了。7年来,政府账本公开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细、也越来越透明,一些曾经以各种各样借口不公开的部门,慢慢地也加入到了账本公开的行列。不仅如此,政府账本“看不懂”的问题,也在账本的不断完善、不断细化、不断通俗化中,变得越来越容易看懂、越来越简便直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往年的账本公开,都是各个部门自选时间、陆续公开,给人一种遮遮掩掩、不愿公开的感觉。而今年,则在同一天“晒”出了103个部门的账本。可见,公开账本已经成为多数政府职能部门的自觉行动。
我们常说,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既然是纳税人的钱,就要接受纳税人的监督、接受社会的监督,花到哪、怎么花,一分一厘都要能够说得清楚、花得明白、用得透明。否则,就无法向纳税人交待,无法向社会交待。因此,公开政府账本,也就是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而不是给舆论和公众什么特殊待遇、特别交待。反过来,面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账本公开,舆论和公众也不要感到受宠若惊,甚至感激涕零,而应当认真、严格地对政府账本进行监督,找出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纠正。对不认真公开账本的部门,还可以提出要求、提出批评。要知道,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多浪费一分钱,就是多浪费一分劳动者的劳动、多浪费一分纳税人的义务、多浪费一分社会财富。
http://p3.pstatp.com/large/31bb000145dfe372bc7e
应当说,经过7年的努力,政府账本的清晰度、透明度、精细度、通俗度都有了很大提高,而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在“八项规定”等的作用下,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在一些地方、一些政府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眼里,政府资金仍然是他们的私人财富、私人柜台、私人口袋,仍在想方设法地寻找擅自花钱、无度花钱、乱花钱、瞎花钱的漏洞,以达到公共利益私人化的目的。譬如在一些基层单位,一些手握实权的人,为了公款吃喝,可谓绞尽了脑汁,编造出各种各样的谎言,为公款吃喝买单。其中,编造外地对口部门考察学习是最常用的手段。又如一些单位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置中央出台的“三重一大”规定于无视,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把财政资金随意乱花。再如有些单位或部门,故意将建设资金与日常经费混淆在一起,以便于浑水摸鱼。等等。所有这些,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单位内部审计还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审计,似乎都没有能够有明显突破。更多情况下,只要年初确定的总量不突破,往往就不会去管,这也就给一些单位和部门钻了空子。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政府账本公开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细了,但是,从一些部门领导对待账本公开的态度来看,似乎并没有同步提高,没有真正把账本公开当作自己的自觉行动。更多情况下,还具有“恩赐”意味,继而想怎么公开就怎么公开、想何时公开就何时公开、想公开多大范围就公开多大范围。因此,账本公开的透明度还很低,模糊现象比较严重。显然,与中央要求是不相符的。
http://p1.pstatp.com/large/31ba000144135b03a32f
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质疑权、批评权,是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也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如果带着有选择性公开的想法,那么,就失去了账本公开的意义,舆论和公众也就无法对政府账本进行监督。
殊不知,政府账本公开得越透明、越细致、越认真,政府的公信力就会越强,在老百姓心中的威信就越高。近年来,舆论和公众已经明显地对政府账本公开持肯定态度了,也不象过去那样挑剔了,原因就在于,政府账本公开的透明度高了,多数都能够看得懂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账本的进一步细化,特别是容易出现真空地带、模糊地带、黑色地带的方面,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当进一步介入,消除这些地带。毕竟,这些地带要靠舆论和公众来消除,是很难的。如果专业监督能够真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那么,政府账本就会成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政府账本公开,必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谭浩俊【原创】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tanhaojun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