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获诺奖还仅仅是一份“期货”
(2009-10-12 07:19:50)
标签:
杂谈 |
谭浩俊
奥巴马获得2009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称“奥巴马在国际政治中创造了一种新气象。为加强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合作做出了非凡的努力。”(10月9日《中国网》)
执掌总统之职距离诺贝尔奖提名截止日期不到两周,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并最终获得这一奖项,今年诺奖的成色如何,值得品味。
据报道,奥巴马所以能够获得这一奖项,是因为他提出的多边外交理念和无核世界观念为国际政治创造了一种新气象。
毫无疑问,奥巴马能够获得这一最高荣誉,并不是他的贡献使然,如果一句口号就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那么,诺贝尔奖的使命也就将结束了。
笔者认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所以将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奥巴马,“送”出的可能是一份期货,一份期待能够增值的期货。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外交争端不断、武装冲突时现、核问题时刻牵动着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心。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军事大国和第一核大国,美国对待和平的态度和处理外交事务的理念以及在核问题上的认识,将直接决定世界和平的目标和方向。如果美国始终坚持“唯我独尊”、“唯我是首”的观念,随意挥舞“指挥棒”,要求世界各国都围着他们转,都按照他们的意志办事。那么,世界和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所以,奥巴马在重新提出“多边外交”观点的同时,强调“无核世界”的观念,无疑是给这个多事世界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如果奥巴马及其领导下的美国能够真的按照这样的理念去做的话,对世界各国及其人民来说,当然是一件最好不过的事。
现在的问题是,奥巴马送出的这份大“礼”,能否真正送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手中,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仅仅是对奥巴马的考验,更是对美国的考验。
所谓多边外交,核心是平等,即各国必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处理外交事务,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任何国家、任何组织,都不应当依仗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干涉他国内政,甚至决定他国命运。那么,美国作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吗?多边外交会出现向美国倾斜甚至倒塌的问题吗?这一点,决不是一句“多边外交”的口号就能让世界信服的。关键要看行动,看在具体问题上的作为。
而对无核世界问题而言,最关键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提出这样一种观念和设想,而在于能够把这样的观念和设想付诸现实,用行动来告诉世界人民对待核问题的态度。那么,作为世界第一核大国,美国会以怎样的行动来体现“无核世界”的观念呢?会不会继续奉行“一边要求他国消灭核武器,一边自己大量研制核武器”的霸权路线呢?
我们理解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这样做的良苦用心,也理解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对世界和平的期待。虽然从奥巴马目前对世界和平的“贡献”来看,完全不具备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资格。但是,用期货的方式授予奥巴马诺贝尔和平奖,或许是一次不错的选择。因为,如果奥巴马不能实现其诺言,那么,就是对诺贝尔和平奖的亵渎,就是对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亵渎。我想,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总统,他应当知道这一奖项的分量。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美国国内许多观察人士在内的国际问题观察者,都对奥巴马获得这一奖项感到震惊,认为奥巴马获得此奖为时尚早。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就看奥巴马以后的行动了。
如果奥巴马物有所值,那么,谁说不是这个世界的一次福音呢?现在,摆在奥巴马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做了。因为,从奥巴马主政以来的实际情况看,尽管口号喊了不少,观点也提了不少,但真正的行动还不多。
期待奥巴马不要辜负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和世界人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