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浩俊
谭浩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28
  • 关注人气:2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发言人怎样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

(2008-07-29 17:20:22)
标签:

杂谈

新闻发言人怎样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

谭浩俊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9244名公众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85.9%的人关注政府机构的新闻发言人,84.9%的人对现有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总体感觉表示满意。(728日《中国青年报》)

近九成的人关注政府机构的新闻发言人,既说明公众对政府新闻发布会这项制度的认可,也说明公众对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项调查中,当被问及“你对哪些新闻发言人关注较多时”,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国务院新闻办发言人(60.1%)、外交部新闻发言人(58.8%)、每年两会新闻发言人(45.7%)、教育部发言人(35.1%)、卫生部发言人(25.6%)。

那么,为什么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每年两会的新闻发言人更受公众关注呢?除了公众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热情度较高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新闻发言人怎样才能更好地得到公众的关注和认可呢?

首先,新闻发言人要善于了解公众需求。既然是新闻发言人,就要突出“新闻”二字。如果新闻发言人也把自己当作领导,象领导在主席台讲话一样,空话、废话、套话、官话连篇,公众就不可能满意,也决不会喜欢这样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要想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喜欢,就要敢于正视现实、面对公众,要充分了解公众的需求,从而提供公众希望得到的信息,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每年两会新闻发言人能够得到公众比较高的关注,就在于这些新闻发言人能够牢牢抓住“新闻”二字,给公众提供他们所关注的信息和新闻。

第二,新闻发言人要敢于不回避矛盾。政府新闻发布会不象一般的记者招待会,坐在主席台上的领导与新闻记者之间,早就有了“默契”,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记者所问的问题,也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政府新闻发布会,虽然也经过精心准备,但这种准备往往会遇到很多“突如其来”的问题,有的问题还十分尖锐和苛刻。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新闻发言人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思维、灵敏的反应和对各种社会问题的了解,还要新闻发言人有临危不惧、坦然面对的勇气,要敢于面对现实,不回避矛盾,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左顾右盼、避重就轻,甚至转移话题,那就会把新闻发布会陷入尴尬境地,这样的新闻发言人也就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的“离开”,为什么会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有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即使有的问题回答以后会招来许多的质疑和抨击,也比顾左右而言他的新闻发言人要好。

第三,新闻发言人要勇于给公众答案。为什么要建立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除了给公众提供及时、丰富、权威性的信息和新闻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解答一些公众关注的问题,给公众一些问题的答案。那么,新闻发言人是否具备这样的素质,将直接影响新闻发言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影响新闻发言人在公众中的认可度。所以,新闻发言人面对公众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勇于回答,勇于给出答案。即使遇到难以给出答案的问题,也要用让公众认可的方式回答,而不能用“无可奉告”、“研究研究再说”、“我会向领导汇报的”等等敷衍之词。否则,新闻发言人是难以得到公众认可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