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们当然不会赞成,更不会支持学生擅自离开课堂的行为。
但是,作为老师,是不是也应当反思一下,学生为什么会擅自离开课堂?自己的授课有没有问题?
这就是“杨帆事件”给我的第一感觉。
那么,杨帆与学生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冲突,现场的几组镜头值得一看。
第一组镜头,杨帆来了后先照着PPT讲了一会课,发现人数大大不够,开始骂那些走了的人:那些学生不像话,把论文交了就想走,没道德欺骗老师。
第二组镜头,一名男同学忽然跑到门口,抬起脚狠狠地踹了一下门。杨帆打开门开始破口大骂道:“是谁踢的门给我站出来,扰乱课堂,混蛋,畜生!给我站出来,属老鼠的啊!!”
第三组镜头,一名女生背着书包从后面一路走向门口。杨帆说:我没讲完呢!你干吗去?女生说:老师上课讲这些你不觉得很无聊吗?杨帆说:你才无聊呢!你叫什么名字?女生说:我又没选你的课!杨帆说:滚出去!
透过这几组镜头,我们很快就知道了杨帆为什么大动肝火、大发雷霆的原因。
作为一名著名经济学家、教授,杨帆曾经得到的礼遇与尊重是可想而知的。别说在学校,就是到中央各部委去讲课、开讲座、办论坛,也会被视为座上宾,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厚待。如果受请于地方,不仅报酬厚厚,迎来送往也都是地方高官陪同、好车接送、高级宾馆吃住。而讲座、论坛现场,由于有政府的行政命令作保证,哪处不是听者济济一堂?
至于讲得好不好,实不实用,有没有效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请名人来讲课、开讲座,能够证明地方政府是一个学习型政府。
对于一位已经习惯于鲜花与掌声、被捧与赞扬的人,杨帆当然不能忍受被冷落的“礼遇”,更何况,这些冷落他的人,还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学生。
杨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话,更能证明杨帆为什么会恼羞成怒。杨帆认为,坚持中国古代的师道尊严,这个底线是不能破的。也就是说,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不管老师课上得好不好,也不管老师的品行如何,学生都必须洗耳恭听,都必须十分尊重。
好一个师道尊严。
笔者不禁要请教杨帆教授,师道尊严,应该是师道在前,还是尊严在前?没有师道,哪来尊严?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杨帆教授有没有认真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呢?骂学生混蛋、畜生、老鼠算不算传道呢?面对老师如此地传道,学生离开课堂该不该呢?杨帆教授花了多少时间认真备课、认真给学生上课呢?一年中,杨帆教授花在给学生备课、上课的时间与到各地办讲座、开论坛“走穴”的时间,哪个更多呢?杨帆教授一年有多少时间到课堂解答学生的问题呢?
我想,杨帆教授在因为学生冷落他而光火的同时,首先应当自问一下,自己称职吗?
事实也是如此,在大学中,一些有了一定名气的教授、专家,有几个是在认真给学生、备课上课的,他们的绝大多数精力都花在了到处开讲座、办论坛、带“名誉”研究生上了。一些教授,每个人都带了几十、上百的的研究生,可笑的是,这些研究生,可能到毕业也见不着导师一面。如此,又如何让学生去尊重老师呢?
要知道,学生可不象地方官员,听一次讲座,有没有用都无所谓。学生需要的是知识,是走向社会有用的东西,教授、专家们糊弄官员可以,糊弄学生当然会受到冷落了。
也许,杨帆教授也听到过孟二冬老师的名字、听到过他的事迹,如果杨教授能够象孟老师一样的为人师表,课堂上还会没有学生吗?还会受到冷落吗?还需要如此大动肝火、大发雷霆吗?
作为一名老师,需要尊严,但更需要师道,没有师道,哪来尊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