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买书记
(2022-12-24 14:20:33)分类: 读书 |
双十二买书记
尽管努力控制买书的量,在这个双十二还是忍不住买了一批书,结果今年购书的量竟然超过了去年。
1、关于佛教的论:《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佛性论》、《中论》、《肇论》,选自“中国佛学经典宝藏”丛书,以期对佛教所蕴含的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
2、关于对所谓哲学的基本认识的继知弃偏:陈中耀的《阿拉伯哲学》、汤用彤的《印度哲学史略》、《牛津通识读本》之《印度哲学祛魅》、王德峰的新版《哲学导论》。
3、关于字和加强对观念的理解:《实用甲骨文字典》、曹则贤的《物理学咬文嚼字》四卷。
4、关于认识自己及所谓中医:《内证观察笔记》、《人类本性》、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三册、倪海厦“天纪、地纪、人纪”系列视频讲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人纪系列针灸篇》、《金匮要略》、《地脉道、人间道、天机道》六本。
5、一般说来,字典都是被人划归为所谓的工具书类,不是用来读的,只是用来查阅。我的这本《实用甲骨文字典》却是要读的。读字典,我在彩虹谷的时候就尝到了甜头,能从另外一个渠道体会和感知文字韵味,这是读运用文字写出的其它任何种类的书所没有的。尽管汉语文字很丰富,但于文字本身的形成——人是怎么造字的,在造字时人是怎么想的,于人的思维或思想,于人眼中所看到的纷繁的世界,有时还是能够感到文字的苍白。尽管人们普遍地认识到最初的文字主要地是所谓的象形,但依据人所处的位置观察一个具体事物的角度,光源的位置和光线的强度以及以什么为背景,这些所谓的因素都决定着人们看到了什么样的象,还有人们以看到的这样的象又联想到他所想意指的什么,这些过程我只能说是很玄妙,想这些问题很烧脑,而且问题不止如此,而且尽管脑袋烧到很热,也未必能领会到奥妙所在。勉力而行罢。
以上已经收到了,且《人体使用手册》三本快读完了,但还要几本书没有到:《塔木德》、《吴军数学通识讲义》、叔本华的《自然界中的意志》、池田知久的《郭店楚简《老子》新研究》、法布尔的《昆虫记》全十卷——花城出版社新版,正敲字的当儿,这部《昆虫记》到了,随时有事发生。
这次买书总的出发点,是补漏、加强针的意思,如关于佛教,读过一些“经”,“论”读得就比较少,另外在汉译的过程中也有个观念的标识即用字对应的问题。关于阿拉伯和印度哲学,几乎是个盲点,我想广义地讲,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所谓的哲学,甚至个人都有个人自己的哲学,要理解哲学是什么及于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能忽视那么大片土地上生存着的那么多的人的哲学。关于数学在人类思想或思维的位置及所意味,是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个问题,希望这本《吴军数学通识讲义》能给我启发;关于数学我有一个直觉,华罗庚也许洞悉了它的奥秘,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在数学中游得那么自在,那么举重若轻。在我看来《人体使用手册》的作者采用的是一种所谓机械论的立场谈医的,是一种所谓当代即所谓的西方思维及语言模式阐述所谓中医的所谓的病和医的,这样的立场和方法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把要解释的问题解释得清楚明白,不像所谓的中医那么玄、那么不好明白、那么不容易把握,在这一点上着实给我以启发。倪海厦的视频看过一些,他是有自己的见解的,在对中国古医书的态度的大方向与我一致,我想读的古医书也是到《金匮》止,格外看重《素问》、《灵枢》包括《太素》;《神农本草》、《伤寒论》、《针灸大成》、《诸病源候论》,孙思邈之后的所谓大家,都有点偏,对人和病分得更细或者说可能也对某一方面探讨得更深,这似乎是人的认识与实践大趋势,在所难免,不过对不是医生也不想做医生只想对人和所谓的病有所认识的我来说,至此足矣。《物理学咬文嚼字》还没有开读,只简单翻了翻,是我感兴趣的内容,期望不仅对物理学能加深理解,也期望对观念及所谓西方思维模式能加深理解。可惜这些书的纸都太硬了,一本比一本硬,也许是时尚?阅读的舒适感太差。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已经有一套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可惜翻译或编辑的太匆忙或者粗糙,期望花城出版社这一套能好一些,翻译和编辑能配得上原著及作者。《昆虫记》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书,是可以带到坟墓里去的那一种。阅读法布尔可以说真正算得上享受,没有负担,轻松愉悦,体味文字和生命的美,百读不厌。新书到了,我总是会随手翻看一下,于《昆虫记》更是如此,想对我的选择进行评估。我将还没有读到的第十卷的两种书对照着看下,是我兴趣最浓的“萤火虫”一章,遗憾的是新书并不比原来的那套译的更好,江西版尽管毛糙,但语言更活泼些,别扭处很明显。至于日本人写的关于楚老子的,我不抱什么希望,聊胜于无罢,尽可能地看看别人读到了什么。今年曾买过一本日本讲谈社诸子系列的老子,感觉很一般,不能说失望,根本我也没抱希望,聊胜于无,这里取的是今义的聊胜于无。总的说,这次购书比较满意,只是慢一点,可以理解;书没有到齐,尚不能说圆满。
前一篇:新买的李娟的几本书
后一篇:读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