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只喝身前这杯酒

(2014-09-22 09:59:46)
标签:

知足常乐

喝酒

品位

婆婆

大路白杨

分类: 每天都是人生课

http://s1/mw690/001tdotbzy6M5QqDwmA20&690

多年前,在成都的青城山开会,会场选在了深山区,四周遍布着绿树丛草和零星的村舍,看来组织者真动了心思,让我们能好好地认真开会。这天,趁着领导做报告讲话时,我还是逃了出来。带着一副放松的心情和了解四周环境的愿望,独自一人踩着湿漉漉的青石小路,沙沙地走着。

毛毛线条似的小雨,不断线地把人和物隔得一层一层,看起来朦朦胧胧;雨滴拍打着宽大透明的银杏绿叶,轻轻重重滴滴嗒嗒响成一片。我第一次来南方四川,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湿润的天气,喜欢上了清凉的幽静和干净的路面。

前面出现一所低矮的农舍,门前有一张用竹片搭起的房檐。人影在轻动,雨天还有人!檐下果然有人。一位穿着一袭白布衣裙、身材瘦小,脚蹬一双绣花鞋的老婆婆,坐在竹椅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她的胳膊肘理一把竹杖,手柄已磨得锃亮、像一方熟透玉石。蓦然间,我觉得,她更像诗词里,一位等待征夫归来的妇人。

老婆婆早早就等着我,像找到熟人,微微侧着身子向我招手,来,来,孩子,过来……

说话间,她顺手之间递来一杯酒,不由你不来。我急忙趋步向前双接了。

这是一只典型的青花瓷杯子,杯中酒色清流冽,透明如水,一闻就知是当地农人自酿的米酒;再看杯里,酒和杯溶为一色,搭眼望底,似有似无,像没斟过酒的空杯;手端着轻盈的瓷杯,分明觉出自己捏着杯子的手指温度;举杯凝视,目光所及,薄薄的、均匀透亮的杯壁上,零散地印着几位蓝衣长裙细腰肥臂的古代女子,纯蓝色的树影里,隐隐听得见她们挽髻、浣纱、涤足,发出的嬉戏笑声。

来,喝了,暖暖身子,才好起路。她说着话举起了杯子。显然把我当成了外来的游客。我端着,见她伸出一只枯瘦的手,从藤条几上端起了杯子。杯子和我的一模一样,看来是子孙们孝敬她刻意烧出的一组。转眼看去,藤条几上还整齐地摆着几只同样斟满酒水的杯子,还有几瓣切成月牙般的橙子,看来是下酒的。

轻轻一碰,铮然一声,我们对酌而饮。老人先饮,然后笑眯眯看着我,像看她的远方出征人。按着新疆人的习惯,我是先喝为敬,一口入腹。当然,如果一直这样小口小口抿着喝酒,人会醉得很快。

看着我喝完了,她又伸出长袖里的手,拎起青瓷花的酒壶给我续酒,我又一次侧目而去,凝望着藤条几上的斟满了酒的杯子,四个,一排子,整整齐齐、一定排开。

咱们还要喝一杯!她又举起了手里的杯子,白净的皮肤上露出一只白银打制的镯子,式样和花纹一看就很古老。

等我放下空杯,她也放下。她显然看到了我游走的目光,头也没回地说着,声音空朦朦的,像被一层层的雨水洗过很久:那是留给别人喝的,谁来是谁的,我们只喝身前这一杯。

那一天,不知为什么,雨水隔离出了一片温暖的安全地带。我平生第一次疯了,特别想和老婆婆一起这么喝下去。也不知喝了几杯,喝着喝着我开窍了,觉得自己喝了一辈子酒,大杯、大碗、大瓶子的喝,其实根本就不懂得酒,都是年轻气盛的瞎喝、白喝和胡乱喝。只有今天,和老婆婆对斟的这一壶淡淡的米酒,才让我学会了喝酒;也在学会喝酒里,慢慢喝出了好酒的味道,喝明白了什么是好酒的境界。

酒有多少种喝法,就会有多少种喝出来的味道;酒有多少种喝出来的滋味,就会有多少种让喝酒人自己喝出的亲身感受。每人一杯酒,置于眼中、身旁、胸前,甚至端在手中,没有喝下的酒并不重要,酒还是酒;只有等着酒被喝进了肚子,喝热了、喝烧了、喝冒了,喝出了这个人的性格,喝出了他心中深藏的念头,这才是喝酒;酒一旦有了人性格、人的情感和人的念头,这杯酒,刹那间它不再是单纯的酒,而是人了;有了喝酒的人,有了喝酒的念头,这才是喝酒的最高层次。酒看似一杯杯喝下的,其实,是一层一层喝高的。

人生如酒,酒亦人生。世界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醉态;斟满千百杯,酒可以当歌、当诗、当爱情激情;酒就慢慢成了人的文化,成了人喝酒的理由,成了找乐寻欢的借口,成了让自己须臾不能离身的红粉知己。在中国漫长而且坚硬冰冷的文化走道里,四处是墙,前后是壁,左右高垒,哪里找得到一条任你自由发狂的出路?酒才是释放、才是渲泄,才是解闷时寻觅到的精灵,才是敢于对现实的不满表达反抗的雄性迸发、勇于对生活的压抑产生报复的胆量。

酒也是生活。既然手中有了自己的一杯,你就要早早的知足。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公益,别人的老婆、漂亮的女人、邻家的金钱、楼上的豪车,虽然离你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掳来,归为已有;但是,它们还是属于别人的,最好是别惦记、别拿走,别偷、别占也别抢。别人的就是别人的,就如酒,贪了心喝多了要吐,吐是内伤很难受;多拿了多占了会要丢失的,甚至还得赔上自己的东西。其实,多喝、多拿和明着去抢都是一个道理,偷鸡不成蚀把米,算一算很不划算。

看来,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才会有你最好的人生。

我们都要学会,只喝身前这杯酒。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六日于乌鲁木齐市

http://s7/mw690/001tdotbzy6M5QqKmb4f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