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的粽叶

(2024-06-12 17:22:34)
标签:

端午节

母亲

粽子

苇叶

分类: 散文

319篇

又是端午,照例要吃上两个粽子应应景。粽子大多是买来或亲朋走动互相送的,自己包粽子的年月总是十年二十年前或更早些的事情了。

 

如今的粽子日见创新,从内容到外包装,每年总要出点新花样,因此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定个新价钱。但变来变去,粽子的标配,一个江米(糯米一个苇叶还是必须的。年复一年,不知延续了多少代。

 

剥开粽子,正要随手丢去粽叶时,我停住了,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想把这粽叶儿收起来,挂在我的窗前这一刻,是因为我想起了当年挂在我家屋檐墙上的那包粽叶,那是母亲挂的每年的端午前后,旧的拿下来,新的又挂上去记忆中的这样情景,让我的这种冲动,在很长的时间里,一次次地积累成长长的思念。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正是经济困难的一段特殊时期,大凡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是生活上的物质需求多要凭票证,很多时候还要去排上长长的队。所以对于还是小孩子的我,最直接的记忆恐怕就是盼过节

 

因为节日的标志最有特色的就是多了些吃食,甚至是只有在那一时才有的吃食。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吃到嘴里才可以证明这个节是真的过了。那时的中秋,月饼还偶尔可以由模样相似的点心替代,但端午不行,除了粽子就没法证明端午来过。记忆中,端午节母亲一定会为我们包粽子的,好像不管生活多难也没落下过。

 

几十年以后,当时吃粽子的感觉淡漠了,或者说是被后来的味道渐渐遮盖了。但母亲包粽子的情景却印在脑海里,时间愈久,愈发清晰,而最清晰的还是要数那包挂在窗边的干枯的粽叶。

 

那时的我们只知道过节了有好吃的,却不知长辈为了做到这一切,而付出的艰辛。我们不知道这江米母亲是如何想方设法弄到的。我们也不用去注意母亲为能多包上几个粽子,而在有限的江米中加上一点儿粳米还要不失粽子粘粘口感的用心我们更不想城里母亲是如何弄到够多的苇叶。过节的过程对我们只是一次心灵的欢乐和味觉的享受

 

我喜欢看母亲做活。母亲手巧,裁衣服,挑花绣片,做各样吃食,小时的我就觉得好像母亲什么都会,其实想想,母亲也真的是什么都会,只要日子需要,只要孩子们需要。

 

母亲包粽子,我搬个小凳倚在她的身边一边是早早泡好的白米,旁边摆着不多的红枣,一边是整齐的苇叶,苇叶也是放在水里养着,只不过叶子的状态并不一样,翠绿中夹杂着些枯黄。为什么,起初我并不知道,也不在意。只是觉得有些碍眼。我在意的是如此这样的几片苇叶被母亲放在手上,一搭一翻,顷刻变了样子苇叶变成了一只小小的翠鸟鸟的身子握在母亲手里,细细的叶尖伸出来,成了鸟的羽翼,展翅欲飞。母亲把滴着水的江米喂在小鸟的肚子里,有时还放上两颗小枣儿,再把翅膀搭在鸟身上,小鸟不见了,留在母亲手中的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魔术一般待到一根线绳,把粽子顺势扎紧,几个拴在一起,眼前的粽子仿佛变成了一串串绿色的灯笼我知道,那是小小的苇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然而,有关这粽叶在我心中的感受并不于此,最深的感受却是来自当年吃过粽子以后,被母亲挂在墙上的那包粽叶那时的城里,别说是瓜果蔬菜,就是简单的粽叶也不好买到直到快端午了,才会在市上寻到农民刚刚采来叠成一包包的苇叶,价格不便宜。新采的苇叶,透着水灵劲儿足以让人想象出粽子的清香。而母亲包的粽子并不都如此,因为粽叶的不易得,更因为母亲的节俭,母亲包粽子的苇叶中总有些头年用过的嫩绿的新叶发干泛黄的老叶儿,混在一起很不协调看上去笔挺的西装里露出一件着补丁的小袄一样老叶就是母亲在每年我们吃过的粽子中又选出还算整齐的粽叶,把它们洗净晾干叠好,又挂在节前取下苇叶的钉子上。

 

一片用过再用的苇叶,必须先要在冷水泡透,然后再用温水轻轻地舒展开,虽如何也比不得新叶的柔韧,但至少是可以弯折使用了。现在想想,谁不愿意用最新鲜的苇叶来包粽子,顺眼周正,省心省事。现在的人们,是如何也难理解为什么放着如今随处可见的各样粽叶,会去用这样的苇叶。多少年了,一片小小的苇叶,一个温馨的端午,留下的是母亲对家,对我们无声的爱,是母亲对生活的念想,是母亲勤俭的美德。那时的生活,如这片粽叶一样,成为我一生不忘的人间烟火。

 

忘记是什么时候了,网上曾经看过一个很普通的画面,一排低矮但整齐的农村小屋,屋脚和柴房里是码放齐整的一堆柴火配文最让人泪目:“爷爷走了,给奶奶留下了一屋子的柴。”在评论区众多的留言中有一句更让人动容:“这堆柴,胜过多少玫瑰。”说不清看到时的感受,反正是“胜却人间无数”。

 

又想到另一个画面,是在观看表演或者逛庙会看风景的人群中常常看到的情景。小孩子被爸爸高高举过头顶稳稳地坐在父亲的那一刻的父亲大概率是知道孩子看不懂眼前的情景,却还要让孩子的目光高过自己,欣喜他们见到不曾见过的风景。我的父亲曾经高高地举起过我,我的女儿同样高高地坐过我的肩头。

 

端午了,剥开一个粽子,留下一片清香的粽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