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观殷墟博物馆

标签:
殷墟博物馆观展商周 |
分类: 诗歌 |

第318篇
七律
2024年3月,观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
宛如一梦到殷周,
满目琳琅不暇收。
司母立地成大器,
刻辞留痕写春秋。
王公九鼎三千岁,
天子六驾万户侯。
甲骨邑商承信史,
何时再写二里头。
注释:
1、 殷墟博物馆新馆:殷墟博物馆新馆,2024年2月26日开馆。新馆坐落于洹水之滨,与殷墟宗庙宫殿区隔河相望,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是集殷墟90余年的丰硕考古成果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的百年辉煌的最新展示。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博物馆新馆立足整个商代文化、全景式聚焦商文明,展现出一幅辉煌商代历史图景。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 4000 件套,展陈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展览形式以庄重、大气为基本遵循,注重透物见人见事、多元融合呈现、凸显故事趣味、增强沉浸体验,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
2、 司母:指司母戊鼎、司母辛鼎。代指殷商时期的青铜器。
3、 刻辞:代指殷墟的甲骨和甲骨文字。
4、 九鼎: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
5、 天子六驾:原称为“天子驾六”。原意为六匹马拉一辆车。中国古代以拉车的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所谓“天子六驾”,是指古代皇帝的所乘座的马车。逸礼《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乘车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6、 大邑商:甲骨文中有文字“大邑商”。大邑商是商朝人对他们国都的美称。是指商王直接管辖的统治区,也被称为中心区。根据考古发现,1983年发现的偃师遗址被大多数学者认可为商汤灭夏后建立的第一座都城,是为两个时代划分的重要标志。
7、 二里头:二里头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 。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普遍共识认为可以实证为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