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师节索礼错误处分 |
分类: 教育 |
老师为何犯下向学生索礼的低级错误?
今年教师节,黑龙江哈尔滨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十七班学生未给科任教师买礼物,该班班主任冯超群对此极为不满,在班里公然向学生索要礼物并谩骂学生,现场录音中不乏“不要脸”“废物”等字眼。依兰县教育局的通报显示,该局经调查此事属实,撤销冯超群的班主任职务,停止教学工作,给予其行政记大过处分,该校校长也因负有领导责任而受行政记大过处分。(9月14日京华时报)
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问题的规定》(简称“六条禁令”)。8月29日教育部又发出了通知,重申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的“六条禁令”。作为老师对这“六条禁令”不可能不知,违反“六条禁令”就要受到严厉的处分不可能不知。再说,向学生索礼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但是老师还是犯下了这样的低级错误,为何?
教师节来临,老师教学辛苦了,给科任老师送点礼物感恩是人之常情,教师节学生向老师送礼,年年如此,班班如此,不送就不合时宜,格格不入。班主任代表的是全班学生,为了博得科任老师的欢心,希望科任老师在授课时更能够尽心尽力,所以向学生索礼,其实都是为了学生好,为了班级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踩点红线打点擦边球,乡里狮子乡里舞。这是随处可见的通用做法,这位班主任觉得向学生索礼即使出点格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向学生伸手了。
殊不知,老师在向学生索礼而且谩骂学生时,有学生将现场录音下来,录音下来这就是证据,证据就可以作为教育局严肃处理的依据。如果能够预料到这样的结果相信这位老师不会干这样蠢事的。
也许受到处分的老师会在心里怪罪学生录音向教育局提供证据,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知道现在自媒体时代,在课堂上在校园里也需要民主和纪律。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在公众在学生监督之下,教师也是公众人物。教师的言行举止要能够摆得上桌面,经得起阳光。用一节课的时间,大发雷霆,骂“不要脸”“废物”等,向学生索礼,言行显然与教师身份确实不配。随随便便动怒失态,违纪违规必将自食其果。
我们作为老师还是要从中吸取教训,教书育人,教人求真,教人学做真人,不要阳奉阴违,抱着侥幸的心理,对于师德规定不要踩红线,打擦边球,别伸手,伸手必被捉。老师要置身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之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就是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