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潜规则已是消费行业内普遍的、公开的秘密。”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主任、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律顾问朱永平如是说。
7月24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社会影响最大的十大消费潜规则,同时特别邀请广东消委会法律顾问朱永平对这些问题进行法律点评。
朱永平对汽修行业潜规则做了重点点评。他指出,现今汽修厂家“修德”下降,修理人员水平良莠不齐,有些人员故意夸大车辆故障,屡行技术诈骗,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致使消费者付出不必要的费用,这些行为已涉嫌构成欺诈,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有权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要求汽修店支付双倍的惩罚性赔偿。同时,更换零配件时以次充好、乱收费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更给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汽修店就该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但由于举证困难等原因,消费者维权的过程仍然不顺利。
对此,朱永平提出,由中立的第三方厂商作为技术鉴定机构,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汽车维修企业的监管,加大对欺诈消费者、以次充好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消费者应增强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当发现上述侵害行为时,应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汽车维修企业也要加强行业自律,立足于长远发展,坚决杜绝此类不负责任行为的发生。
对于挑战消费潜的活动,朱永平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向社会上存在或问题突出的消费潜规则发出挑战,既要进行坚决的揭露,更要认真地研究破解办法,共同为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